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杨柳》学案

发布 2020-08-09 06:22:28 阅读 8112

《杨柳》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的杨柳的精神。

2.了解文章脉络,把握主旨,理解作者借杨柳表达的人生哲理。

二、导学问题。

1.作者对柳树的感情是怎样的?(喜爱、赞美)

2.文章赞美杨柳的段落有哪些?

3.作者赞美了杨柳的哪些特点?

4.学习喜柳段落,自由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喜柳的句子。

5.你能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参天”之物的态度的语句吗?

6.文章为什么要写牡丹、葡萄?

7.自古以来写杨柳的作品有很多,人们常常把杨柳作为春的象征,作者认为以杨柳为春的原因是什么?

8.作者认为观赏杨柳的最佳地方在**?是不是在西湖?为什么?

9.文章前3段内容似乎与赞美杨柳的主题不相干,那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去掉么?

10.作者为了讲明自己“随缘”的主张,还用了一个类比,是用了一个什么类比?

11.课文中除了写杨柳外,还写了“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植物,为什么要写它们?

三、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杨柳》。

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杨柳》学案

杨柳 学案。一 学习目标。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的杨柳的精神。2.了解文章脉络,把握主旨,理解作者借杨柳表达的人生哲理。二 导学问题。1.作者对柳树的感情是怎样的?喜爱 赞美 2.文章赞美杨柳的段落有哪些?3.作者赞美了杨柳的哪些特点?4.学习喜柳段落,自由读,边读边用波浪...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杨柳》教案

篇一。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学习本文寓情于物 立意独特的手法。2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3学习杨柳所表现出的不求索取 甘于奉献 不忘根本的可贵品质。二 教学重点 用对比手法突出重点。三 教学难点 寓情于物 立意独特。四 教具 四张课件。五 教学过程 1 引题 三则科学界对植物所做的实...

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杨柳1教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说出作者喜爱杨柳的原因 不求索取,不忘根本。2.能找出文章的线索 作者对杨柳的喜爱 赞美的感情。3.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 借杨柳来颂扬那些具有杨柳品质的人,讽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禄 腐化堕落的人。4.能说出作者采用的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 突出杨柳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