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习题

发布 2020-08-07 20:12:28 阅读 3267

3、古诗三首。

习题。一、给下面生字注音。泣(盈(

脉(栖(迢(皎(

擢(杼(

二、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2、《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哪些叠字,有什么好处?

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三首古诗会背诵会默写,默写在作业本上,家长录制背诵**发到学习群。

课后习题答案自己落实:标红的诗词拓展需要背诵。

二、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答:《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三、《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

示例: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李中《客中寒食》)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5、“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王昌龄《秋思》)

四、《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村居》写了春季放风筝的习俗;《元日》则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插桃符的习俗……

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

春节诗。元宵节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端午诗。端阳采撷。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中秋诗。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整理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的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 默写这两首古诗。懂得课文中所运用的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在 马 诗中着重体会诗人是如何以马自喻,借马抒怀的。课前准备 二框投影片 一段 教...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三位诗人借咏叹马 石灰 竹石,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马诗 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 马诗二十三首 中的一首,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石灰吟 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 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石灰石...

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古诗三首1 一 背景知识。1 赠汪伦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作。天宝十四年 755 李白从秋浦 今安徽贵池 前往 县 今属安徽 游桃花渣,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因此十分感动,便写下了这首诗,赠送给好友汪伦。2 题临安邸 作者是南宋临安人林升。这是一首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