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 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 ,他就是隋文帝。 年,隋朝军队灭掉南朝最后一朝代 ,南北重归统一。
2.隋朝经历了两位皇帝的统治。
3. 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
结合《隋朝大运河》图表,回答填写知识结构图示:
1. 目的。
2. 时间年, 统治时,开凿了大运河。
3.中心规模:起止点:北达 (今 )南至 (今 )
长度。地位。
作用。一)单选题。
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581年 b.587年 c.589年 d.618年。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在(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
3.589年,结束南北朝**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a.秦汉b.东汉 c.西汉d.隋朝。
4.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5.隋朝的都城是在( )a.洛阳b.开封c.长安d.建康。
6.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统一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
a.隋朝运河的作用b.唐朝南北交通之发达。
c.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的作用d.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
8.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南北 b.开通了大运河 c.隋朝初期的经济繁荣 d.创立了科举制。
9.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d.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10.与隋朝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第2课贞观之治。
1. 618年, 灭亡 , 称帝,建立唐朝,定都李渊就是。
2. 退位后, 继位,就是唐太宗,年号 。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 。
4.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 。她当政期间。
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5.唐太宗时期著名的大臣有和最著名的谏臣是。
一)选择题:
1. 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 c.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
2.***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这里“唐宗”指的是:(
a. 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名**,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bcd. ①
4.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
”那么这位大臣是:(
a. 长孙无忌 b. 杜如晦 c. 狄仁杰 d.魏征。
5.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
a.唐高祖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武则天。
6.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继承唐太宗的政策,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唐朝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 创造了一个新字“曌”(zhao)。
7.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 )
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 ③都虚心采纳谏言 ④都注意戒奢从简
a. ①b.②③c.①④d.③④
8.对“房谋杜断”中的“房”解释正确的是:(
a. 帐篷 b. 房间 c. 内室 d. 宰相房玄龄。
第3课 “开元盛世”
1)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
2)唐玄宗时期,南方水稻广泛采用栽培的方法,使产量大大增加, —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3)唐朝农民制成了先进的耕作工具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4)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最为有名;
5)唐朝繁华的大都市有长安是一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坊和市是居民住宅区, 是繁华的商业区。
6年,李渊建立唐朝年,唐朝灭亡。
7.史称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为武则天的统治为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为。
8.诗圣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中描述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什么景象?
9.下列工具出现在朝,图一是图二是。
图一图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一填空题。1) 以来,**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门第不高的 ,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 ;
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 、 两科最重要。
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 ;
6)武则天时,开始了 ,并增设了 ;
7)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
9.科举制度在朝创立,在朝逐渐完善,直到才被废止;
二选择题。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隋炀帝。
2、科举制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西汉 d.魏晋。
3、科举制逐步完善于。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4、科举制废除于。
a.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清朝。
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
a.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隋文帝。
6、 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
a.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隋文帝。
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 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
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 d.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三)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1)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谁统治的时候正式诞生?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2、 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 吐蕃的杰出的政治家做了赞普,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几次向唐朝求婚, 把嫁给了他入吐蕃,促进了奠定了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基础训练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基础训练6 1.通过看拼音写句子,复习巩固汉语拼音。2.改错字,培养准确用字 一丝不苟的语言习惯。3.培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意思的能力。4.改正病句,训练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5.排列句子的顺序,进行初步的逻辑训练。6.阅读短文,练习给自然段分层,进一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7....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基础训练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基础训练4 2.独立阅读短文,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3.练习写一个人。二 教具准备。写有字词句部分第。一 二 三的小黑板。三 教学时间六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提出要求。本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道题。二 练习第一题。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2....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基础训练
2.通过形近字组词,区分字的音 形 义。3.积累反义词。4.通过调整句序,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进行初步的逻辑训练。5.练习使用冒号和引号。6.培养听话 想象和转述能力。7.通过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了解句与句的联系。8.写校园的一处景物,培养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具体的能力。二 教学时间 2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