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比的应用说课稿

发布 2020-08-03 04:01:28 阅读 7705

比的应用说课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教学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属于按比例分配的内容,但教材并没有给出这个名称,目的有两个,一是由于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易把解决问题变成套用方法。二是如果引入,学生易问什么是比例?,这样,在学生刚引入比的概念时,又要去区分比例是什么?

而忽视了比的概念,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从多角度思考,用比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法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学具准备】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在学习中**,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通过汇报交流确定按两个班的人数比,也就是3:2分配比较合理。

设计意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给人数不同的两个班分橘子,怎样分合理,来引入比的知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交流,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层是明确如何按3:2分配。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 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3个 2个。

6个 4个。

30个 20个。

第二层是解决如何将具体个数按比例分配。这个层次的教学我是这样处理的:

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 小组合作。

2) 交流、展示。

3) 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大班小班。

30个 20个。

30个 20个。

30个 20个。

方法二:画图。

140个。方法三:列式。

140*3/5=84(个)

140*2/5=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师生讲评中发现新的解答方法,再着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

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这些问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程序,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由于,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所以在练习的设计上,主要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渗透思想教育,体现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德育价值。

具体的练习设计如下:

1、小红和小薇投篮数之比是3:5,小薇比小红多投了6个,小红投了多少个?

2、药粉和药水的比是1:30,如果药水有60千克,那么药粉有多少千克?

一种药水中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50,用2千克药粉配置这样的药水,需要用水多少千克?

3、打一篇文章,小丽用了3小时,小红只用了2小时,问小丽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4、数学故事。(共同**方法)

阿凡提分马的故事,可能有的学生以前听过,可以让学生自己把故事讲出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算出三个人分得的马: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12+14+16并不等于1。

课后的练习题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反馈,一个好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习中,学习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学生谈收获,回顾如何用比的意义进行问题的解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 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和这一类应用题的特点。2 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不同解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三 教学重点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

比的应用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2014年秋新人教版义务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54页例2。教学目标 1 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3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确立转化的思想。4 培养学...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应用 教案

比第三课时比的应用。学习内容 课本第54页例2 课程标准描述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中涉及的比的应用,主要是按比分配。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平均分 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殊情况。按比分配有三种情况,一是把比的前项 后项看作分得的分数,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