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讲稿

发布 2020-07-29 09:20:28 阅读 4749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三篇课文都是围绕“正义必胜”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卢沟桥烽火》描述了正义与**在卢沟桥边的较量,展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动人画面;《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与爱国情怀。

战争期间,不仅仅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有侠骨柔情、菩萨心肠。《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体现了编者的慧心,揭示了拒绝战争,渴望和平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学习这一组文章,不能把情感目标狭隘的定位在激发仇恨日军、日本的心理上,“落后意味着挨打”“今天的平和生活是幸福的”“世界和平我的责任”……应该让这些正面的情感充盈学生的心灵。

知识准备:三篇课文都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发生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对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学生了解也不多,因此,在学习本组课文时,应先布置学生搜集二战时期的文字和**资料,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收看抗日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让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再来学习课文时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课文就会容易的多。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抗战题材的课文,回忆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为学习本组课文积淀感性认识。

单元目标:卢沟桥烽火》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知道并学会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能把事情表达的更清楚。

4、通过把握不同词语的感**彩,在比较朗读中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半截蜡烛》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握词语的感**彩。

3、在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中,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习作2 《老师不在的时候……》教学目标: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创设或预设老师不在的情境,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通过阅读例文,掌握习作的立意选材、写作技巧,知道怎样把老师不在场的情形写具体。

4.能主动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策略:卢沟桥烽火》

一、把握整体,读中感悟。

1、让课堂书声琅琅。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教师在学生感悟到卢沟桥的重要战略地位后,让他们通过读来表现卢沟桥的重要性,这样的读悟交融,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更明白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原因。

在学生悟到一定感情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有意要读出突出表现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词语,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体验内容,从中受到情感的撞击,获得思想的启迪。

2、让学生思想不断。

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颇具意义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者是故意挑起事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起学生的思维,通过从文中找寻理论依据,然后自己概括,把事件的经过用自己的表述出来。

这样的交流过程,既培养了概括文章的能力,又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让学生完全处于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紧扣字词,片段赏析。

卢沟桥事变”充分暴露了日军的险恶用心,也强烈的再现了中**民誓死卫国的抗争精神。课文如何通过描写来体现的呢?如片段“ 2024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队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

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队开**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欣赏】课文的描写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卢沟桥,带到了2024年7月7日的那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军的丑恶嘴脸、险恶用心。但课文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刻画和描写,借助“全副武装”“偷偷地”“蓄谋已久”“恼羞成怒”“首先”词语的恰当运用,便把一个侵略者的形象展现得一览无余,从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半截蜡烛》教学《半截蜡烛》,以蜡烛为重点引导学生熟读文本,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读中思,读中悟,使得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受爱国的情怀。

一、抓“点”

半截蜡烛”是本文的眼点,它贯穿全文,通联全篇。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想方设法地把蜡烛从敌人面前端走,可德军呢,却仿佛故意与他们作对。两次的失败让人心惊胆战,最后斗争的成功让人如释重负。

这不起眼的蜡烛,上演了一场又惊又险的战斗。教学伊始,可以围绕这个“点”引导学生提问:看了课题,你想到什么?

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激发,主动走进文本。

二、探“点”

半截蜡烛”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在伯诺德夫人一家看来,却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为了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保住了情报。其实,这“半截蜡烛”里藏着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勇敢和镇静,藏着他们宁死不屈的伟大灵魂。

1.由点探险

半截蜡烛”两次被德军点燃,本来就剩半截的蜡烛,此刻越烧越短,随着时间的流逝,烛油的流淌,形势相当严峻。可以设计以下两个环节来让学生融入文本,体察斗争的惊险:

1)范读设置情境。

课文的第3-7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几处环境描写看似平常,细心阅读却触目惊心。这时候老师的得体范读,配上紧张的**渲染,就能很快地把学生融入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当学生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显露出来的时候,立即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看出当时惊险的句子,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2)品读置身情境。

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伯诺德夫人心中的焦急。这好似置身在紧张的情节和气氛中,真正达到了“入其境,通其心”的境界,读出的不仅是声,而且是惊险的场面,涌动出的更是生命的灵性。

2.由点探魂

这篇文章情节性强,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语言细腻,处处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因此,感悟三个人物的内在品质是文章的关键。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学时,要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感悟文本,自主发现文本中人物的光华。

1)探词句,如见其人。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的周旋是文章的主体,现在这个主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内心活动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精彩纷呈:机智、勇敢、镇静、聪明,而内心深处却是万分担心、焦急、紧张。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三个人物的形象,可以设计一句简单的设问:“在周旋的过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把学生再次带进了文本,画出重点词、句,并写下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这时候,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思考问题有了深度,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中渐渐地领悟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比如在德军第一次点燃蜡烛时,从“急忙”中可以感受到伯诺德夫人内心的担心、着急,但她却急中生智,很快想出了取油灯的方法,从“轻轻地”一词又能感受到她的镇静、从容;杰克搬柴生火没能端走蜡烛,但那时他依然“从容地”搬柴生火,感受到了他应付自如的一面;小小的杰奎琳的娇声以及她计划成功时的“镇定地”,感受到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借助引导,抓词语,读句子,谈理解,说体会,学表演,让三个人物形象逐一立体地呈现出来。

2)探内心,如入其心。本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注重人物心里描写。文中伯诺德夫人一家每一个人得内心都是丰富的,各有各的想法,但有一样是相同的:

担心、着急、对敌人充满了无限的仇恨。而这又与人物外在的机智、镇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教学时,可以设计下列场景:

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

伯诺德夫人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着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上楼去了……

正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场景,配合紧张的背景**渲染,任意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入了文本人物的灵魂深处,而且文中人物的爱国之情在学生心中也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三、拓“点”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教学的尾声,当一股股爱国情怀已在学生心中不断涌动时,再次回到眼点,相机发问:这仅仅是装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吗?

透过这半截蜡烛你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将使学生对文本有更为深入的诠释,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的灵魂是“至仁至义”“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因此本课的教学,教者应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领学生来走进文本,走近人物,揭示矛盾,解释矛盾,达到水到渠成的自然境界。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本课的教学,可以从三个字入手展开——“高”、“深”、“准”。

高”,即教师要站得高,审视文本和学生的眼光高。教者要站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上,引导学生看待战争,对日而言是一场侵略战争,对我方而言这是正义之战。教者更要站在人类和平共处的大义之上,这是聂将军的为人和做事风格,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深”,即对文本文字挖掘深。从何处挖?怎么挖?教者须巧用心思,进行多重挖掘。

1、根据单元编排特点,挖掘课文间内容的联系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体会词语感**彩)。

2、从课题中挖掘。从课题中的两个人物的身份挖掘出“仇敌”与“亲密”这对矛盾,后又升华为“仇人”与“恩人”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自主学文。

六年级语文试题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语测试卷卷首语第二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今天就给自己做个以后也要学着灵活运用自己搜集的成语 名人名言使作内容更丰富,更。第二单元语测试卷。卷首语第二单元的学习结...

2019小学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姓名 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 w p uc zhu 辩 偏 污 锦 笨 di oy b q xu n 零 误 育 程 丽。二 比一比组成词语。10分 焚 稍 侥 躁 侍 婪 俏 饶 燥 恃 斓 酱 溅 琐 萃 澜 桨 贱 锁 瘁 三 补充词语。9分 首 姿出 拔 开 ...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预习单

22 古诗两首 预习单 姓名。一读 1.我大声朗读 古诗两首 连题目也不错过,不认识的字作上了记号。2.读完后想办法认识这些陌生的字,一个都不放过。我看生字表认识的字有 其中有几个字特别难写,我想办法记住它们了。其中有几个字特别容易写错,我也想办法记住它们了。我另外查字典认识的字有 3.我反复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