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例

发布 2020-07-28 22:02:28 阅读 3266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子体会)

谁先来交流。

生:他把树看做自己的朋友,树也把它当做朋友,在望着他。他们真的像是难得的知己。

生:我有补充。“知己”是彼此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一般是在说人。而现在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他的“知己”,表明他和树之间的这种深情。

同学们真能干,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体会。

生:我也有补充。作者靠在一棵树上,靠着靠着,他自己也仿佛是一棵树了,他把自己和树融为一体了。我从这儿也体会到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情谊。

说得好。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的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

(一)交流感受,提出问题。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可能有:老狐狸救了“我”;小狐狸在“我”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还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质疑,梳理可能提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

二)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三)汇报**结果。

预设一:针对“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这一问题,应**如下内容:

1)开始,我见两只老狐狸救小狐狸没成功,觉得小狐狸可怜,出于同情,我想为小狐狸解开铁链。

2)当我发现两只老狐狸在自己家里做了窝并开始咬那根栓铁链的木桩时,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头。

相机指导:我此刻会怎么想?(我会被老狐狸那种不救出孩子不罢休的执着精神所感动,更会暗暗佩服老狐狸的聪明——咬不断铁链就咬木桩。于是决定不放小狐狸,看看老狐狸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3)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决定给老狐狸投送食物。渐渐地,老狐狸体会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亲昵的举动。我越发感受到狐狸有情有义的动物。

4)当我为寻回小狐狸而失足受伤时,是老狐狸给了我温暖,使我得以苏醒,我更加感动,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最终把小狐狸要了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

预设二:关于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

1)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狐狸,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狡猾,他们不仅有骨肉亲情,而且知恩图报;不仅有头脑,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2)课文结尾及题目,意在呼唤亲情、友情,呼唤人与动物的互助互爱。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例

六年级语文上册 山中访友 教学案例。人树相融感受情境。茨竹坝小学易朝凤。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生自由读句子体会 谁先来交流。生 他把树看做自己的朋友,树也把它...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语文 草原 教学案例。一 主题。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 流,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课本多元化的解读。二 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课 草原 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9月12日他在青岛山东大学一次休息时写下的。当时他在那儿租了一家平房,...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学案例

页。一 主题。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 流,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课本多元化的解读。二 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课 草原 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 草原 教学案例六年级上册语文 草原 教学案例第页六年级上册语文 草原 教学案例。一 主题阅读活动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