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爱之链》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7-28 19:13:28 阅读 2044

《爱之链》评课稿。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爱之链》这一课。教学本课时,陈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性格。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且让学生通过第一个故事的学习后自主学习第二个故事,通过汇报交流来掌握新知,现将听后感受交流如下:

一、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性格。

陈老师开始让学生默读课文1-8自然段,去要求学生画出印象深刻的词句,然后围绕“乔依是怎么帮助老妇人的”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注意品读细节的描写,接着引导学生反复读、悟乔依说的话。抓住这些细节,很顺利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二、以生为本,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陈老师注重以生为本。在学习完第一个小故事后,及时总结阅读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个小故事,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围绕着“爱”,以“爱的传递”为线索展开阅读,注重感悟,让学生沐浴“爱”的光辉,感受“人文”的回归,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师生互动平等、高效、充满语文味。

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对话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也不是大会堂里的“听报告”,而是一种积极获取有用信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面对学生品读后的感悟,陈老师认真倾听,积极肯定,但同时并没有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交流过程**现的偏差,陈老师及时引导、纠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推敲、揣摩、内化、吸收,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高分析概括和品位积累的能力,从而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四、巧妙拓展、充盈课堂。

陈老师在本课中紧扣“爱”字,让学生展开想象空间进行品读。拓展的时间和方式都恰到好处,既唤醒了学生爱的心灵,又拨动学生内心爱心弦,使本节语文课更加充盈和丰富!在课文结束的时候,**歌曲《爱的奉献》,使学生爱的情感得到升华。

接着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乔治醒来后会怎样呢?这样的设计,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同时,语言也进一步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总而言之,这是一节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家常课,我想,如果陈老师能在本节课中能再多点朗朗的读书声就更加完美了,以上是我不成熟的一点感受,不足之处尽情批评指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 爱之链 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 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 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 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二 复习 1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2 指名说,...

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优质学案第二课时

爱之链 第二课时学案。一 教学目标。1 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 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二 学习过程。1 回忆 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2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一位老妇人的车在乡间公路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呢...

苏教版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优秀学案第二课时

爱之链 第二课时学案。一 教学目标。1 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 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二 学习过程。1 回忆 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2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一位老妇人的车在乡间公路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