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认识比》

发布 2020-07-27 05:33:28 阅读 9630

教。学。设。

计。课题:《认识比》

执教人:2024年11月3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和抽象过程,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能应用比的意义求比值。

3.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教具学具:多**课件。

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国庆节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多少岁的生日呢?虽然国庆节已经过去了,你想不想再来庆祝一下呢?你打算做些什么?

你们看啊!老师做了个什么,老师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国旗)

1)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预设4种情况:

长比宽多多少分米?

宽比长少多少分米? 列式:3-2=1(分米) 相差关系。

长是宽的多少倍? 列式:3÷2=(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列式:2÷3= 倍数关系。

3)指出:我们已经会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比较方法,叫做比。

(板书课题:认识比)

2、共同**,学习新知。

1.提问: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你会根据上图填写下面问题吗?

1)长和宽的比是___比___

2)宽和长的比是___比___

2.认识比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3比2 记作: 32

比的前项比号比的后项。

学生尝试记作“2比3”,并指出各部分名称。

3.强调比的顺序性。

提问;2:3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3:2呢?那么,一个人的鼻子和耳朵个数的比是多少比多少?能不能颠倒位置呢?

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4.教学例1后的“试一试”。

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如果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5.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填表。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

2)谈话: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这种关系。

学生交流,板书:

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

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4)揭示比的意义。

a.启发学生想一想,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b.引导发现: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c.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这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如:3:2=3÷2=

比值。6.教学例2后面的“试一试”。

1)学生独立填写后,提问:填空时你是怎么想的?

2)引导观察:请大家观察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然用比的读法来读。

如:2:3也可以写成,仍读作“2比3”。

4)继续启发学生:从这个等式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什么?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呢?比号和比值呢?

7.思考与练习(课件出示):

判断题:1)比就是除。

2)在一次拔河比赛中,五一班的同学以2:0的比分胜了五二班,所以说比的后项可以是0

三、分层练习:

完成“练一练”。

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后,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填空后,追问:这一题的比值是笔记本的什么?(单价)

第3题:指名口答,并要求说明思考过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认识比。

3比2 记作: 32

比的前项比号比的后项。

例2: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

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比值。说课材料: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一面国旗的相关数量,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情境,根据数量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等后续学习打下铺垫。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 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的比值。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共同**,学习新知;分层练习;归纳总结。整节课开始,我是设计通过师生的谈话:

国庆节过后我还想做一面国旗及其相关的计算来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比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比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一环节,我采用了与学生共同**和学生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有趣的“鼻子和耳朵个数的比”自然而然地认识到比是有序的。在例1后的“试一试”练习中进而加深对比的各部分的再认识。

接着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例2,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比”和“除法”的密切联系,概括得出“两个数的比表示这两个数相除”的概念,并且在总结概括的过程中渗透“比值”的概念及其求比值的方法。在例2后的“试一试”练习中,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为了避免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出示了2道判断题,让学生认识到“比”与“除法”之间、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是有区别的。最后,通过分层练习与总结反思,提高学生对比这一节课的再认识。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比的认识练习

15.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 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 1,那么它们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比的前项和后项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比的认识练习

15.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 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 1,那么它们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比的前项和后项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

六年级认识比

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学员编号年级授课次数授课时间 学员姓名辅导课目学科教师 第次课讲义上课时间 教师学生家长签字。本次课主要内容 认识比。一 知识总结。根据分数 除法和比三者各部分名称之间的关系填表。什么是最简比例,如何化简比例?二 经典例题分析。例题1 化简比。例题2 求比值。例题3 六 一 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