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册合编)
六年级上册。
一、p14第5课蜡烛的变化。
方法有: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2、点燃。
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
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二、p16第6课食盐和水泥。
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一)食盐的变化。
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
方法: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二)水泥的变化。
器材: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
方法: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
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总结出:
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三、p19第7课铁生锈。
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重点是培养对比实验的能力。
做“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方法: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三)观察记录铁生锈的情况:水中,轻微;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空气中,轻微;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p39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主要是模拟实验。
四、p41第14课白天与黑夜。
先根据**及讨论,引出:地球上有昼夜,昼夜最主要的不同、造成昼夜不同的原因。再让学生想“站在宇宙中”,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让大家设计实验。
师生共同研讨出实验方法: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观察实验现象。这时,使学生注意地球仪不要转动得太快。
调整手电筒与地球的距离,光线照亮半个地球即可。调整后,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最好找个有毅力的孩子负责手电。实验中一般会出现两种转动地球仪的方法:
一个由西向东,一个由东向西。到底怎样转动,让大家根据平常看到的现象来判断:车向东行驶景物向西,车向北景物向南。
思考:当看到景物由东向西时车该向哪运动。太阳东升西落,为了观察更清楚,首先确定一观察点(北京、上海都可以)。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会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经过**得出了地球仪由西向东转,手电筒光线照亮半个地球不能移动,观察一个地方的昼夜变化。
五、p47第16课四季更替。
说说生活中对四季的认识。说明四季带来的主要变化是气温和昼夜的长短,昼夜长短也影响气温。这样开始使学生精力集中到四季变化主要是气温变化造成的。
气温变化原因。
猜想。一、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形成。
一月初 147100000千米冬季近日点。
七月初 152100000千米夏季远日点(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二、地球自转。
根据前面学的知识,自转一周为24小时,如果是自转形成,四季变化应当每天一次。
三、地球公转。
让学生**如何公**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
1、(1)一年循环一次,得出周期一年;
(2)方向应从星空逐渐西移,认识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如果地轴直立、地轴不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注意观察,太阳直射点是南北变化的吗?此时学生发现太阳直射点只射赤道。明确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保持不变,北端指北极星。
发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南北半球接受到太阳光照射面积是不同的。引导学生: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阳光照射面积大,北半球受到热量多,气温就高,是夏季;反之,北半球是冬季。
当直射点在赤道时,南北半球照射面一样大,热量一样多,从而形成了四季。
六、p49第17课弯弯的月亮。
1、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圆缺变化的,十五是圆的,初三是弯的……
2、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明确月球不停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
3、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亮面背着地球叫新朔日。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
可找有插座的灯泡、球,老师手持“月球”,用来模拟月球的球体,它明亮的一面要面向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圈,它就自转了一周。这里先让学生找月相特征:
初一。初八二十二。
十五。一旦发现这四大月相的变化,以图方式画出来,就易推测整个月。这样很直观地推出: 1→15,小→大,弯→圆,这样的规律。
六年级下册。
一、p8第4课通电的线圈。
本课是在三年级“电的本领”单元认识了解了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的另一个作用:电生磁,即电能与电磁能的转化。通过制作电磁铁、**电磁铁特性、制作电磁起重机的活动,让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影响电磁铁磁极、磁性大小的因素。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基本构造,使学生了解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极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然后让学生利用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自制电磁铁。
方法很简单: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可以了。第。
二、三圈线绕在第一圈上,最后一圈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这样线圈不易松散。
在小组汇报结果时,引导学生发现电磁铁有以下特性:磁力有大小;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本课的难点、重点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和研究电磁铁的磁极。
1、电磁铁的磁力研究。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结果会发现: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缠绕圈数多,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
2、电磁铁的磁极研究。
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电线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结果发现,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二、p14第6课摆的秘密。
上课一开始,出示一个摆,告诉学生:这叫摆。摆由摆线、摆锤两部分组成。
示范:自然松手,来回一次叫摆动一次。让学生明确两点:
1、摆线要拉直;2、手不能加力。否则会产生干扰。
摆有快慢之分。让学生猜测: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其实,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教材都把: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摆线长短这三项作为研究对象。
要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必须控制好另外两个因素。其实,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从而减少一个因素。
做对比,每次研究都只有一个变量。
最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设计一个摆。猜了不说,数了才算,使学生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
三、p30第13课风从**来。
本课是在学习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的基础上研究风的形成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大可乐瓶、小刀、蜡烛、蚊香(或香烟)。
实验方法】把大可乐瓶底去掉,用小刀在可乐瓶筒下部剪出一个小门。把蜡烛放在筒内,把点燃的香放在门口。
实验现象】点燃筒内蜡烛时,烟由瓶外流向瓶内;不点燃筒内蜡烛时,烟不流动,在门口上升。
原因解释】当点燃筒内蜡烛时,瓶内空气受热上升,空气压力变小;瓶外空气压力大,流进瓶内,带动了门口的烟,空气流动形成风。
四、p32第14课降落伞。
降落伞》是在激发学生喜欢降落伞后,先让学生制作降落伞再玩降落伞。
实验准备】做伞面的胶质桌布、丝巾、牛皮纸、塑料……,做悬挂的重物、橡皮泥、橡皮、玩具人…,线绳、剪刀。
实验方法】让学生制作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降落伞。制作时应注意形状的对称性,栓线绳不能过多过短。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结论】降落伞降落有快慢之分。影响降落伞快慢的因素有:重物的重量、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等。
最后说明】五年级上册“水循环”单元和六年级部分实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没有再做特别介绍。另,以上解释也仅为一家之见,敬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长清区科学实验之整体水平的提高。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7 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 地球仪 手电筒 大头针。实验步骤 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 同一个地方 如插大头针的地方 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实验结论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名称 模拟乘客与行人实验。实验用品 小车 玩具小人 实验记录单等。实验步骤 以行人 自己 为参照物拖动小车前进,车中的人是运动的。以乘客 自己 为参照物,在自己前进的过程中路边静止的行人也是运动的。以坐着的乘客 自己 为参照物,车里前进的乘客是运动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前让学生先来确定参照物,以自...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操作
上下册合编 五年级上册。一 p5第2课火山 研究火山的成因 模拟实验 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加热模拟地球内部温度高。把土豆泥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放在小瓷盘中,隔石棉网加热近10分钟,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二 p7第3课 研究 的成因 模拟实验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