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发布 2020-07-23 03:46:28 阅读 2296

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 要想谈出自己深刻的感受, 必须要能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问题可以将我们的思维引向深入。

下面再仔细读读课文, 看谁能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要提假问题, 也不要提过于简单的问题)

5.引导学生提问, 因时间关系, 限提4个问题, 并将问题归类提要式地写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1)**们寻找最大麦穗时的所作所为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2)周围到处都是大麦穗, **们为什么到头来两手空空?

(3)为什么说最大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4)这个故事, 到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师:同学们, 这些问题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读书、思考、讨论, 教师的指导等。) 其实, 真正把课文读懂, 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三、教师引导, 体验感悟。

1.苏格拉底给**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请读一读。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师:我们读书听话都要抓住要点) 板书:一个、最大、只许……不许……

指导朗读苏格拉底说的话(多**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要清楚地表达出其中的要点来。

2.同学们, 如果你就是苏格拉底的**, 请你仔细读读第一段, 然后体会一下, 当时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难处?

) 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的? 从第一段中找出理由来。(多**出示:

“那正式大熟的季节, 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指名朗读, 评价**读得好, 为什么要这样读。

教师指着板书问:同学们, 假如你就是苏格拉底的**, 你觉得怎样才能圆满完成苏格拉底交给你的任务。(让学生畅所欲言)

3.仔细读读课文的有关内容, 看看苏格拉底的**们是怎样去寻找那个最大的麦穗的。

1)自读, 并划出描写**们动作的句子。

2)指名读一读, 教师多**出示:

**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 看看那一株, 又摇了摇头。

虽然**们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

**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 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3)请你边读边想象, 要学会抓住重点的词语圈圈划划, 并从这些圈划的词语中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板书:挑挑拣拣)

4)指导朗读, 要读出这些感受来。(指名读--评价--自由练读--在指名读)

5)比较一下多**出示的这段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表达好, 好在**?(书本上的表达不仅写出了**们是怎么做到, 而且还写出了**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即**们的心理活动。这样写更加真实具体。

)6)完整朗读自然段, 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师:同学们, 到最后, **们有没有完成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请你读读第5自然段, 再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摘麦穗的结果。(板书:两手空空)

师: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 但却真的发生了。这段话该怎样读, 才能把苏格拉底和**们的感情读书来。 自读--指名读--相互评价(在评价中体会感情)--再指名读。

师:此时, **们好像感到小麦在嘲笑他们些什么?

四、小节。1.同学们, 能够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来说一说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

自己练说--指名说。

2.同学们, 上课时大家提出的问题那几个可以解决了? 请刚才提问的同学来回答一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再研究。

五、作业。1. 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走进那块结满沉甸甸麦穗的麦地,继续做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学生,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

2.明确目标:在**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句话?

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精辟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我们今天不妨就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入手, 去解读这位哲学大师的精神世界。

3.预期效果:大家有信心顺利完成目标吗?是的,相信自己,就一定行!跟老师一起喊出我们的口号:我自信,我成功!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读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写下你的读书体会。

2.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标记。

3.展示交流。

一)交流第一句话“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

2.作为苏格拉底的**,你们听懂他的话了吗?“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

(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 你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很不错,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命令)

4.那么该怎样读,才能让**们听懂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出示:苏格拉底对**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体会得好,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句“你们已经到头了。”

1. 谁来读一下?

2.几个字?(七个字) 苏格拉底说这话的时候,**们完成任务了吗?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七个字?(惋惜、气愤、微笑……)

出示:苏格拉底地说:“你们已经到头了。”

3.从这七个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时间到头了, 生命到头了, 机遇没有了……)

4.**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他们很失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他们没有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从哪些地方看出**们是很认真地对待的? 出示:

**们埋头(努力认真,但目光短浅,视野不开阔)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犹豫不决,挑挑拣拣,不当机立断,继而失去了机会)(【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没有把握现在,从而错失良机) 过度:

是呀,机会就这样在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中从指缝间悄悄溜走了,到头来手中空空如也。这时的苏格拉底又说出了怎样的话呢?

三)交流第三句“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整个麦地里存在的那株最大的麦穗,这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们在麦地里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那一粒最大的麦穗,这是主观的,是相对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文中有两个:“最大的”你明白指什么吗?

2.这时候,苏格拉底又会以怎样的语气对他的**们说这样的一段话呢?

苏格拉底地对**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苏格拉底之意仅仅在于“麦穗”吗?更在于什么?(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他的话还可以这样说:

苏格拉底对**们说:“在___里肯定有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就是你们刚刚___的。

” 看来苏格拉底的每句话里都蕴含着更深的意思。

4.现在你还认为**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

四)交流最后一自然段“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2.“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麦穗就是出现在眼前的机会,麦地就是人生)

3.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4.重点理解:“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把眼前的一穗(眼前的机会)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例如课堂上发言的机会,班队委的竞选,爸爸妈妈的就业,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等。)指名说。

2)小结:是呀,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

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

只有把握住今天,我们才能拥有明天!

3)同学们,让我们默默地记住这句话,在心理默默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们释放出来,大声地,自信地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

2.结果反馈:集体交流名言。

3.反思总结:名言: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达尔文。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板书设计: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眼前的一穗。

追求) (实在)

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教学反思】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

初读课文时,我不禁被苏格拉底气定神闲的哲人风范,以及他用麦地模拟人生的道路,用麦穗模拟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机遇来深入浅出教导**的教育艺术所折服,同时又被苏格拉底带给我们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动。

再读课文,深入地**本文的哲理。发现个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广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体会,读懂文中蕴涵的哲理,确有一定的困难。

假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讨论,看似轻松愉快,但恐怕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浮于表面,恐怕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反复琢磨,决定采用导读法。给自己的本课教学定了两个原则:

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既要读懂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哲理,又要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水到渠成。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6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6课 草原 教学设计。陕西省洛南县周岭小学李建国。教材简析。草原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2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最后以简明有力 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从而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6 草原》教学设计

16草原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讲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看一 片 草原 这是什么地方?草原 看到草原你有什么感受?生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草原的新课文,指向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遍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1 课文中讲到的草原是否跟我们刚才说的一样?2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过渡 那就请大...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草原》预习 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16 草原 草原 预习单。班级姓名。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 我会写。b li c i h ng j n d i m t y hu xi s 二 我会读。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2 边读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