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发布 2020-03-27 19:39:28 阅读 1165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烟台的海》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在介绍海上独特景观时采用了季节的变化顺序从冬—春—夏—秋;人景交融,将烟台的海与烟台的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先景后人,相得益彰;语言生动,文中采用了大量比喻、拟人手法给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条件;**并茂;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仿佛将学生带入了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情境——烟台的海边。

实事求是地说编者给我们六年级的学生选择了一篇品质兼美且示范性很强的文章。

教材分析:《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明的特色。

教学方法:1、品词析句法;2、借图促情法;3、朗读感悟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学会并理解描写大海的词语: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壮观,壮丽,惬意,呢喃细语,轻盈。

2、能力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模仿造句。

3) 读写结合——介绍某一地方的海,进行课文仿写。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烟台的海冬季的独特景观”这部分,因为这部分既是烟台的海独特的风景的关键之处。同时从文章写作结构上来说也为后面三个季节的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教具学具准备:

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揭题:

1、 同学们,看见过大海吗?(板书:海)

(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我看见(欣赏,游览)过的海,它。

2、 (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一幅地图,太平洋在我国的东南面,我国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是东面或南面临海。看,这是我们上海,也是东面临海……

3 、老师要请一个同学来找个叫烟台的地方。(板书:烟台的)说说烟台哪面临海?

4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品词析句,感知课文。

1、 在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句子,指导有感情读。(对海的热爱,热爱,热情)

2 、我们再到文中找一找句子,那句话概括了烟台的海四季的特点?

(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充实忙碌)

3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的第二小节。

三、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朗读感悟。

1、 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读第二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海的句子;圈出你要突出大海特点的词语。

2 、冬天烟台的海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并能重点突出你刚才圈出的词语。(课件出示句子)

3、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理由围绕“壮观、有气势、力量大”)指导朗读。

4 、请大家看屏幕,体会烟台的海冬天的磅礴气势。再次指导朗读。

5 、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6、 壮观的景象指什么?壮丽的风景线说的是什么?

7 、小结读:烟台人民和游客并未惧怕气势汹汹的大海,而是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让我们做一回烟台人,用不畏严寒、不惧风浪的豪迈情怀来读一读。

8、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到了烟台的冬天的海是那么凝重,人是多么豪情。齐读。

9、小结学习方法。

四、自主学习,交流感悟。

1 、过渡:现在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完成学习春夏秋三个季节。老师给了大家一些学习建议:

2 、每一小组选择完成一个季节的学习。

3 、按上述四项内容共同完成学习活动,可以互相补充,讨论。

五、总结全文,感悟中心。

1 、总结板书,配乐朗诵2—5自然段。

2 、我们再次来体会作者眼中烟台的海:

(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3 、齐读,说说感受。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舞台?

(课件出示: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六、学习写法,尝试练笔。

1、在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独特的,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美美旅游公司”看到了这个商机,可唯一缺的就是导游,现在要从我们同学中选出最优秀的导游,去参加这一次烟台之旅。现在就请大家做准备,根据烟台海的特点,写一写导游词。

2、交流,适当点评。

板书设计。3、烟台的海。

海人。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画” “背景” “舞台” (活剧”

教学反思:《烟台的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读促讲,想象画面。

由于课文的文笔优美,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大海的语句入情入境地朗读,边读边在脑中再现出一幅幅画面,再想象着画面美美地读,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把文本读得美美的,把烟台海的奇特美丽留在自己的脑海里。

二、教给学法,自主学习。

文章重点段2——5自然段结构相似,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冬天),鼓励学生,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其它三个自然段。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节省了时间,做到了“授人以渔”。

三、借助影像,领悟重点。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光靠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还不能很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借助影像资料,让学生亲眼目睹那壮观的场景,忙碌的场面,人海相依的温馨,再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一道广阔的背景,一个壮丽的舞台”就容易多了。

可是,上完《烟台的海》,发现学生对大自然奇妙景观的感受十分平淡。中国的南面在和东面临海的较多,北面的较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其景色自有其特别之处,而冬天的景观是最壮观而富有魅力的。遗憾的是学生居然很少看到这一点,也不能欣赏这一点。

在回答“如果你去烟台看海,你喜欢在哪个季节去?”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位同学说是喜欢在冬天去,并且把自己的喜欢的原因也交流了。而很多的学生其实根本就无法去感受冬天的烟台的海特有的那份壮美。

其实也怪不得学生,我们的许多学生居然没有出过远门,别说是遥远的烟台的海,就是临近的商州的莲湖公园,也是没有人去过的。他们对***真是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与体验,即便是我,对***也只是有那么一点仅仅**于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中认识,实在也有些可怜。因此,我总有这样一个愿望――去看看大海。

让我们努力创造机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有学问,懂得欣赏,富有品味的人。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4学会合作。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2个生字,能正确 美观地书写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等词语,积累 悠扬 倾泻 等新鲜词语。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2.初读感知,了解各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设计。一 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浅显易懂,描写的是我国的名胜,所以讲这一课时应游览路线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双龙洞的特点,学习观察方法,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关双龙洞画面的多 课件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二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诗文精粹 8 三打白骨精 新增 1 三打白骨精 本文通过记叙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2 三打白骨精 这个故事选自中国四大名著 西游记 作者是吴承恩 明 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 本领高强的孙悟空 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