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发布 2020-07-21 01:39:28 阅读 1871

六年级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六(2)班数学平均分77.42,优a率33.3%,达优率54.9%,达标率86.3%,与平行班相差4.24分。

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存在以下问题:

一、分数应用题的一些类型教学不扎实。

1、“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基本应用题正确率不高。

解决问题的1题的类型,在教学中教师感觉学生掌握的较好,比较简单,因此忽略了对这种题的强调,但考试中竟有21人做错,总失分105,出错的原因一种是找不对单位“1”,另一种是没有写等量关系式而做错。这道题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2、利用部分量和对应分率求单位的类型教学中练的少,学生掌握的不好。

解决问题4题的分数应用题类型,在教材中以及目标检测**现的很少,因此在教学中练的较少,考试前发现学生出错非常多,但已经来不及做更多的强化训练,导致学生错得很多,有20人列式错误,总失分92分,这道题也是与平行班差距较大的另一个大的原因。

3、分数在应用题中表示分率和表示实际数量对比不到位,学生在解题时全部当分率计算。

解决问题5题是应用题**错最多的一道,得分率仅44.3%,大部分学生把“第二周吃了1/6吨”,当做吃了单位1的1/6。分率与实际数量的对比练习在教学中练的较少,导致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

4、教材中删减的例题教师没有及时补充练习。

应用题6题,是现在教材中减掉的例题,因此我基本没有讲过,没有补充过类似练习,只在临考前的模拟题中做过一次,因此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有17人做错。

5、关键句的分析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训练的深度还不够。

填空题13题“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0,冰化成水体积减少()”在教学中还没有来得及练习到这个难度,仅有16人正确;14题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按2:1求长和宽,教学中也练习的难度和次数不多,仅有12人做对。

二、分数的计算也存在许多不熟练的地方。

1、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熟练。

能简算要简算”的1题,本应是最简单的题目,但学生正确率却不高,错误的原因是先算了加法,或者分数加法计算错误,可见学生计算的基本功还是不行;第4到带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也因为没有讲过这种类型而得分率很低。

2、解方程含有两个x的类型学生不熟练。

解方程是旧知识迁移到分数乘除法中,学生有所遗忘,最近练习也不到位,所以解方程第二道含有两个x的,学生有22人错误,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分数加法通分不熟练。

三、学困生的成绩没有提高。

本次考试六(1)班刚达标的6人,带达标的7人,其中50分以下的有6人,成绩非常低,严重影响班级成绩。可见平时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效果不大,今后要注意改进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边缘学生的下滑。

改进措施:1、 对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加强训练,达到人人熟练。

2、 注意对教材的补充,多与旧教材对比,平时注意习题的搜集,以及应用题类型的归纳补充,避免遗漏知识点训练点习题类型。

3、 注意学情的分析,对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多少真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再次出现本次考试中应用题1题的情况。

4、 继续加强计算教学,对脱式计算和解方程重点练习。

5、 学困生的辅导重点放在基本计算和基本应用题上,同时注意对边缘学生的个别辅导,防止他们成绩下滑。

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2009 2010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分析。一 基本情况。全校六年级共40人参考,合格学生30人,合格率达75 以上 优秀学生15人,优秀率达30 最高分96分,平均分为65.8分。二 试卷典型错误举例与分析。1.观察题出现错误的人数为11人,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 教师...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教情学情分析。本套试题题量适中,涵盖面欠广,针对学生考试情况,对本次测试做一下具体分析。一 试题分析。本套试题虽然有九个题,但概括起来由积累运用 阅读和习作三部分内容构成。积累运用 部分包括了生字词 形近字组词 词语积累与运用 按要求写句子 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仿写,设计的内容涵盖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4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在来分析一下六年级语文考试的具体情况。一 情况分析 应该参考人数6人,实际参加考试6人。平均分74.5 优秀率33 及格率83 1 基础知识 多数学生对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的试题内容掌握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