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8 41《答谢中书书》教案上海版

发布 2020-07-19 01:38:28 阅读 1529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课文。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机,录音机,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出示大屏幕。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出示陶弘景**)大屏幕。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

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三、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背诵课文。

3、品味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3)多**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重点测试)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颓,坠落。

沉鳞竞跃: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yù,参与,文中指欣赏。译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1、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优美的意境;点睛之词;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意境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写,或画,或说,或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2、“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背景拓展延伸(链接妙诗欣赏)附录: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品评】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

出山之意,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

是的,山中能有什么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

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么;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征。然而。

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

理解个中情趣,就象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 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

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歇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

这是南北朝诗人陶弘景写的一首“退休诗”。

此人诗画双全,是当时著名画家与作家,他在其画中题诗一首,画中有两头牛,一牛“恋绿畴”吃草,一牛有“金笼”而“落得用鞭抽”。其画其诗强烈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辞官退休的愿望,他向往的是“流水”、“绿畴”的“悠悠”晚年。结果坚决退休归山,人称“山中冥相”。

他在山中退休隐居,边休养边写作,至今传有《陶隐居集》。

四)总结写法,实践体验。描写景物,抓住灵魂;

调动感官,动静结合;

多个视角,抒发真情。

同学们根据这些写景特点,自己动手写一段自己感受最深的自然景物。教师可以出示**提示。

五、能力训练。

美丽的风景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暇思。让我们拿起笔,书写心中流淌而过的。

乐曲。六、课外作业(学海拾贝)

1、上网搜集陶弘景的有关资料,整理其诗作。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词诗,对联,歌词等。

附送:2019-202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2《望九华》教案上海版。

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品读字里行间表现的九华景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说明:两个目标体现了教学应该始终关注的三个维度: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方法的展现,更应有情感思想的陶冶,语文的工具与人文理应兼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对作者的了解。

他是南宋诗人,浙江温州乐清人。

二、散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师巡视、个别指点。 学生读课文、读注解,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先独立进行,再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有疑难处可提出师生一起解决。

) 读诗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中的读相比现代文尤为重要。散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思维沉浸文本,初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译文:我访问池阳郡,登上城楼,眺望九华山,仅能望见一座山峰。我乘船从(郡正南通远门外的)清溪出去,才望见了九华山,但是九华山仍旧在云遮雾绕之间或隐或现。

到了傍晚,船停泊在梅根港时,才清清楚楚地望见了九华诸峰。

九华山的胜状,并不在于九华山中。从江上远望九华山,九华山俊秀飘逸,清丽悠远,夕阳余辉落在江面上(增添了九华山的情致),更让人在心中留下悠远的记忆。又记得李太白有赞美九华山的诗歌,每当船停泊在江岸时,便觉得九座山峰依依不舍地向人而立。

三、理解**。

1.苏轼观庐山叹曰“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王十朋望九华有同感吗?可见九华山有何特点?

2.“九华之胜,不在山中”,那么其胜景又在**?

从字里行间感受九华雄伟秀美的山色、作者愉悦欢喜的心情;领会“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理解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诗人观赏九华山的各个角度(定景换点)

过、登、望→仅见一峰。

乘船从清溪出去后→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

年六年级语文上册8 41《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上海版

2019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1 答谢中书书 同步练习上海版。达标训练。1 给加粗字注音。夕日欲颓 未复有能与奇者。2 解释加粗字。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3 填空。答谢中书书 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开放 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一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

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尊敬的评委 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答谢中书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

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 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那么 答谢中书书 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课文。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