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发布 2020-05-27 22:22:28 阅读 2035

14安塞腰鼓。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积累描写安塞腰鼓特点的词语,并能够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推想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12—16自然段。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并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领悟文章运用反复表达激情的方法,并模仿课文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仿写。

4.通过文本阅读,鼓励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领悟生命的自由和豪壮之美,想象安塞腰鼓的画面美,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领悟文章运用反复表达激情的方法,并模仿课文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仿写。

难点:通过文本阅读,鼓励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领悟生命的自由和豪壮之美,想象安塞腰鼓的画面美,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检查预习环节,通过同桌轮读,指名读、小组长评价、汇报、板书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识字和写字情况。

2.在精读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背诵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作出鼓励性的评价。

四、教学准备:

学生:1、完成预习单和《新课堂》的“自学窗”并在“写字本”描红、书写本课生字。

2、小组长统计本组写错的字,书写不规范的字。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和《新课堂》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时效性。

五、教学时间:

2课时。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1.出示“腰鼓”实物,让学生了解腰鼓。

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它的形状,让学生用鼓槌敲一敲,听一听发出的声音。有一种用它做表演的舞蹈节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指生读。指导读准“塞”字,并了解它的另外两个读音。齐读课题。

二)依据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写字本,组织学生看看写的是否正确、规范。由于本课生字中大部分可以看出部首,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部首写的偏小,还要注意笔画的舒展和迎让。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的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字词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第一组:高粱骤雨酸枣搏击战栗陌生。

第二组。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

第三组。惊心动魄叹为观止戛然而止。

1)正确读词,了解第一组为生字词,第二组是三组反义词,第三组是成语。

2)说说自己从本课积累的词语,让学生养成分类积累词语的习惯。

3.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重点检查指导6段和12段。

齐读两个感叹句,理解“骤雨、流苏、瞳仁、搏击”等词语。

3)再次练读这两个段落。

三)感知鼓美。

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件出示:

预设:(1)壮阔、豪放、火烈、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

2)安塞腰鼓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3)安塞腰鼓使冰冷的空气……亢奋了。

4)安塞腰鼓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2.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所以作者不由地赞叹道,不由地赞叹道,不由地赞叹道,不由地赞叹道,这个句子在文中反复的出现了几次?请同学们标出这四个句子。

3.学生抓住以上词句和作者的四次赞叹进行质疑。如:“作者的四次赞叹都是为什么?”“从**可以看出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惊心动魄?”等等。

过渡: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赞叹道呢?我们先看第一次赞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品味鼓韵。

1.5—8自然段。)第一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1)指名读的,你读出了什么?(安塞腰鼓鼓声的雄浑激越,豪放火烈……)齐读这一节。

2)这样的舞蹈场面壮阔、豪放、火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出来?请用“~~画下来。

1)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预设:“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是一个排比句,中间用的标点符号是‘,’

指生读,评价,齐读。

这段还有一个排比句,中间用的标点的‘;’指生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a.老师把这段话改写成这样的形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有什么感觉?(像诗一样,富有节奏)

b.课件出示,变换样式读一段,c.如果这样写,好不好呢?出示:

那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那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

那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

那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

那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请学生反复读几遍,比较比较,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作者用恰当的比喻,对语言进行巧妙的安排,更突出了安塞腰鼓的雄浑,豪放,火烈)齐读。

d.仿写练笔。“你能用一样,是”的句式说一个排比句吗?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形容什么?与刚才的比喻句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是作者看到的,看到这么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场面,作者想到了什么?a.

这样的场面让作者感受到“空气燥热,阳光飞溅,世界亢奋”什么样地场面让作者感到“冰冷、恬静、困倦”?b.这腰鼓使……这句话用了三对反义词不矛盾吗?

为什么?c.所以,作者一句“但是,看!

”就把读者的心紧紧地抓住了,这是作者的想象,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配乐朗读,教师适**价。

这诗一样的语言,富有节奏的鼓声,狂舞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不赞叹(生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好火烈的舞蹈哇!”)

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复习导入:1.听写:高粱、战栗、骤然、燥热、恬静。

2.作者第一次赞叹安塞腰鼓是因为什么?过渡:

第二次作者又为什么赞叹?我们接着往下读。作者第一次赞叹安塞腰鼓是因为什么?

过渡:第二次作者又为什么赞叹?我们接着往下读。

在现场的作者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快速浏览课文,标画出来。

四)品味鼓韵。

—11自然段第二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

课件出示,默读后,在现场的作者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快速浏览课文,标画出来。

2)指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说说从同学的朗诵中听到了什么?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来,用“——标出来,并说出原因。

预设:①“碰撞”——有力度。

“隆隆,隆隆,隆隆”拟声词,用一个就可以了,为什么连用“六字三词”。为什么不用“咚咚,咚咚,咚咚”?(声音大,回声,震撼人心)

想什么变成牛皮鼓面了?为什么?这鼓声还会碰撞在哪儿,那儿也变成牛皮鼓面了。(那片高粱地、安塞群山、黄土高原、中国土地、无垠的天空……)

3)透过朗诵和鼓声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丰富的想像,言之成理即给予鼓励)生自由想象。指导朗读。

4)小结:山崖在动,心在动,人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好一个安塞腰鼓。

—14自然段:)第三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1)课件出示,自由读,指生说赞叹的原因。

2)后生是怎样锤鼓的,理解“搏击”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叫——(元气淋漓)

3)后生们元气淋漓地搏击着腰鼓,那鼓声怎么样?用一个词形容——惊心动魄。

4)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读出元气淋漓和惊心动魄。

6)同学们能试着背诵吗?据提示练习背诵。

7)谁赋予了后生们如此奇伟磅礴的能量?(齐读13节)

小结:这就是黄土高原生养的后生,这就是消化着老豆角、老南瓜的后生们搏击的安塞腰鼓,所以,作者赞叹道——(齐读)

——17自然段。第四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1)作者赞叹的是什么?

2)这是舞蹈到了什么时候,你从**可以看出来?

重点抓住15段的“变幻”可否换成“变换”“变化”/为什么?感悟安塞腰鼓给人带来的艺术享受及观众的“叹为观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

22 古诗两首。1 冬夜读书示子聿 是 朝代 的作品。这首诗阐述了与之间的关系,正如名言 所说。这首诗告诉人们。2 观书有感 朝代 著名理学家的作品。这首诗以的手法,借比喻这首诗告诉我们,3 有关读书的名言 4 来自古诗的成语 23 学与问。1 学与问 是一篇的文章,课文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列举了和的...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 c n gu n r ng qi di n b ch n qi ng sh ji n 二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合适的读音,在下面画上横线。3分 惬意 qi xi 桂冠 gu n gu n 侮辱 w w 眼眶 ku ng ku ng...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向阳小学六年级语文 上册 阶段性抽测2013.9 班级姓名得分。友情提醒 卷面书写3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 20分 shu u r n qi y n b li n d o y u l l zh b l x sh zh n h n qu n sh 二 用 选择正确的读音 10分 屋脊 j j 傣家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