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发布 2020-05-27 13:45:28 阅读 2471

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

桥北学校赵存秀。

主备人:赵存秀出席教师:晏尚莲叶海莲徐英存时玉梅。

地点:办公室时间:2024年4月18日。

备课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比例尺及比例尺的应用等。

教材分析:第一段,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比例;第二段,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第三段;教学比例尺的认识和应用。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面积的变化》。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比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更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看懂线段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导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误解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尺的意义,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环节设计:

1、把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与认识比例结合起来教学,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领悟比例的意义和作用。“放大和缩小”与“比例”分属两个不同的学习领域,但“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直观形象地显示比例的本质内涵。为此,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之前,先介绍用电脑把一幅长方形图放大的过程,直观地显示入大前后的图形“形状没有变,大小变了”。

进而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并学会按指定的比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在此基础上,教学比例的意义。先让学生他别写出一张**放大前后长与宽的比,并思考“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通过发现这两个比是相等的,自然引出比例的概念,在按下来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例尺等知识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贯穿始终。

这样,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教材通过呈现放大前后的两张**,以及相应的数据,让学生写出放大前后长与宽的比,再启发学生观察写出的比,激活他们己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放大产后长与宽的比相等,可以写成等式,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根据一个三角形缩小前后底和高的数据写出不同的比例,再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比例,自主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各自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上述发现,从而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时,都尽可能引导学生根据己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索,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再如,单元末安排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面积的变化》,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探索发现平面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求平面图上建筑或设施的实际占地面积的问题。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增强主动探索的意识。

3、重视不同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比例的意义时,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内涵。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后,让学生联系比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比例尺时,帮助学生利用分数和倍的知识理解比例永的意义,并在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时,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样,对于沟通数学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合理的认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凝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大小变了,但形状没有变,而且各条边长度的变化都符合指定的比。

2、要提醒学生不要把比例的外项、内项与比的前项、后项相混淆。

3、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都是指的长度,所以它们的单位不同时,要统一相同的意位。此外,写出的比要尽可能化简。

习题设计: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的图形。

2、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10:12和25:30 (2)2:8和9:27

3)0.9:3和4):和:

3、解比例。

9:x=3:4 3.6:5=x:2.5

桥北学校集体备课发言记录表。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讨论记录。时间 2014年9月5日。地点 办公室。参与人 黄云霞于广鹏。主备人 于广鹏。讨论内容 于广鹏 下周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以及体积和常用的体积单位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讨论记录。时间 2014年9月19日。地点 办公室。参与人 于广鹏黄云霞 主备人 于广鹏。于广鹏 下周一方面对 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另一方面将学习 分数乘法 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 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负数集体备课。主讲人 曹美芳。1 教材分析。2 负数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 整数 分数 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概念,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学生生活中已经对负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在我们教学中要充分。1 负数地初步认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