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 2020-05-07 00:40:28 阅读 5438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教案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教案(**:)

教学内容:北京版第九册p23例7、例8教学时间:

(领导听课)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了解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和怎样找循环节。教学难点:

怎样从竖式中找循环节。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提问:观察后继续填空,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1 )(3 )(5 )(7 )(1 )(3 )(5 )(7提问:1、你们所说的规律、顺序是什么?

2、“1 3 5 7”的顺序可以变化吗?(板书:“依次”)

3、在你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四季、星期、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头”……

导入:在数学领域中也有这样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二、**新知:

1.出示:106(1.66……)7.

111(0.64545……)9.830(0.

3266……)要求:(1)任选两题计算,有时间可做第三题(2)在计算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数字”、“几个数字”2.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1)观察: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相同:都是从小数的小数部分起重复出现的数字。

不同:有的从小数部分第一位起有的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起。

2)它们的商怎样表示?有人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板书课题)(3)讨论: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投影概念)

3.了解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1)提问:你们还了解循环小数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2)教师小结: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1.66……循环节是“6”o.64545……循环节是“45”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例如:板书)

简便记法:写循环小数时,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在这个数字上加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有一个以上的数字,就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的数字上各加一个圆点。

(例如:板书)

3)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出示:

8.9÷3.7(计算,并指出它的循环节、判断纯或混、简写)提问:

从竖式中,你怎样找循环节?

4.计算中遇到循环小数,可以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出示:1.

66……(保留一位小数)1.66……(保留两位小数)0.645……(保留两位小数)0.

645……(保留三位小数)

5.自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思考:(1)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2)什么叫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三.作业:p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图形、数字的规律混。

循环小数概念取近似值。

课后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七的第1—4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

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2.引导学生能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能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

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头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x-35=40 x-5×7=4015x-35=40 20-4x=102.出示复习题。

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饺子粉多少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解法一:35+40=75(千克)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x-35=40x=40+35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5)针对解法二说明: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新知1.教学例1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

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的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

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把上面的等式改为: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x-5×7=40x-35=40x=40+35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1)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找回”等词的含义。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6)教师总结订正。

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

4=6两种方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的方法解答。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三、巩固发展。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六、课后记事:七、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1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解:设原有x千克饺子粉。x-5×7=40x-35=40x=40+35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例2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解:设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x元。8.5-4x =0.14x = 8.5-0.14x = 8.4

x = 2.1

答:第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2.1元。说课稿:

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应用题。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

2.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2.引导学生能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能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

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要本节课中,我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复习准备呈现解应用题的两种基本方法——用算术法解和用方程解,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解法的根本区别点,是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还是从等量关系出发思考问题,第二个环节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同一道题,让学生理解用等量关系分析这类应用题要简单、容易得多,从中切实理解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三个环节就紧紧抓住等量关系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从中掌握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四个环节是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解题步骤用方程解答应用题,放手给学生一个实践机会,形成在层次、有坡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知识发展逻辑顺序的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

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标准很重要。一、复习旧知。

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哪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量不重复)给这些自然数分类。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板书对应的集合图。自然数。

能不能被2整除)

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

问:看了集合图,你想说什么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说明: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问: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二、进行新课。

今天我们就用找约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复习: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约数。(同时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约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数。

约数的个数)(只有两个约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约数的,这两个约数有什么特点?引出约数的概念。

明确合数的概念,提问:合数至少有几个约数?想一想:1的约数有哪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

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了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奇数和合数的知识)

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例1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5 28 31 53 77 89 111学生独立完成。

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约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数,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约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用质数表检查对例1的判断是否正确。完成练一练。三、练习巩固。

1、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22 29 35 49 51 79 83

2、出示2到50的数。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的倍数(但本身不划掉。)

学生操作后,提问: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告诉学生: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四、全课总结。

学到这里,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你掌握了吗?学生回答;相机揭示课题,质数和合数讨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五、布置作业(略)。

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案。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 46页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题。二 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数的产生 认识单位 1 会寻找单位 1 理解分数的意义 认识分数单位。2 学生在看一看 画一画 折一折 写一写等体验中理解单位 1 感受分数,进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县城关第三小学叶荣莉。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分一分 画一画 写一写 折一折 涂一涂体验中理解单位 1 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 积极合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 1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这部分教材多方面地展现了分数的 体现了学习分数的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教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让学生在观察 实践操作中领悟知识,达到教学的效果。同时,教材把因数 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结合了起来。二 教学目标 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