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等式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意义,并能举出有关等式的例子.
2、掌握关于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并能语言叙述.
3、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重点:等式概念的认识理解,等式性质的归纳.
2、难点: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
3、疑点:(1)等式性质2中,关于除数不为零的理解.
2)利用性质变形时,对“等式两边”的理解.
三、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取引导发现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生学法:演示实验→等式性质→巩固练习.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自制胶片、简单实物.
五、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在上课开始时,给出如下的数学关系。
(出示投影1)
1+2=3 ;3x=5 ;a+b=b+a ;6=2×3 ;s=ab ;4+x=7
师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关系?由学生回答“相等关系”后引出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含义,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演示实验:
两只手中各拿4支粉笔,现在我们再分别从粉笔盒里拿出两支,放入相应手中,问两只手中粉笔个数的关系?如果我们将开始手中的粉笔各放回两支怎样呢?既扩大到原来的2倍,或缩小到原来的2倍,结果还是相等.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把上面实验抽象为一个数学问题.
即:4=4.
提出问题:由上面两组等式变形,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等式变形什么结论?把上面式中2,改3或-5行吗?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启发学生怎样用精炼的语言叙述,然后推荐代表回答.
提出问题:①4=4两边都加上式子如:两边都加上2a结果还是等式吗?
第二结论中所说除数可以是零吗?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上面结论加以补充说明.
教师归纳: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结果仍相等.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两条性质的总结,教师应强调以下四点:
①等式的性质1是加法和减法运算,等式的性质2是乘法或除法运算.
②等式的两边都参与运算,并且是同一种运算.
③加(或减)、乘以(或除以)的是同一个数.
④零不能做除数或分母.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教法说明】由于这组题是例题的巩固,因此可以由学生讨论分组,以竞赛形式回答以增加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出示投影2)
1、判断:已知等式a=b ,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①a+2=b ;②a+2=b-2 ;③a+2=b+3 ;④2a=-2b .
2、若a=b,请同学们根据等式性质编出三个等式并说出你的编写根据.
【教法说明】这组题是对等式性质的辨析,教学时应多让学生思考,并能说出依据.
(出示投影3)
1、从x=y能不能得到x+5=y+5呢?为什么?
2、从x=y能不能得到呢?为什么?
3、从a+2=b+2能不能得到a=b呢?为什么?
4、从-3a=-3b能不能得到a=b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抢答.
【教法说明】从以上题目可知,根据等式的性质,从已知等式出发通过变形可得出新的等式.
(出示投影4)
例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1、如果3x+5=9 ,那么3x=9
2、如果2x=5-3x ,那么2x5 ;
3、如果0.2x=10 ,那么x
【教法说明】分析:
1题从已知的一边入手,3x+5 怎样变形就得到3x呢?(原等式两边都减去5)根据。
2题观察等式的右边怎样由5-3x变形成5(两边加上3x),即原来两边都加上3x,根据等式性质1.
3题观察等式左边怎样由0.2x变形为x,即等式两边都除以0.2,根据等式性质2.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5)
练习:用适当数填空,并且说出根据等式的哪条性质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2x+7=10,那么2x=10
2、如果5x=4x+7,那么5x- =7;
3、如果-3x=18,那么x
4、如果a+8=b,那么a
5、如果a/4=2,那么a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回答.
【教法说明】这一段是学生尝试利用等式性质对等式变形的练习过程,因此可采用小组竞赛、抢答等灵活的课堂训练形式.
师提出问题:上面问题同学们解答的非常好,下面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每个同学编一道和上面填空题类似的题目,交给同桌同学解答,并请对方谈谈所编题目是否符合标准.
【教法说明】上面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编题、解答,最后应用由学生代表性地评比一下,以培养学生灵活性、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我们通过学习等式的性质,不难发现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方程的求解问题(也就是可以求方程未知数的值).
(出示投影6)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7x=282)5x-7=8;
(-7和5分别叫做式子-7x和5x的系数。式子x的系数是1)
分析:解方程就要使方程最后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
解:等式两边都乘以 -7,得x=-4 解:等式两边都加上 7, 得5x=8+7
∴原方程的解为x=-4等式的两边都除以5,得x=3
原方程的解为x=3
【教法说明】上面题目可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等式性质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由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作答写出以上过程。
(出示投影7)
已知:x、y都是数,利用等式性质将下列各小题中的等式进行变形,然后填空.
(1)如果x+y=0 ,那么x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数。
(2)如果xy=1 ,那么x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的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
【教法说明】这是利用等式变形来认识相反数、倒数问题,解题时注意“互为”问题的有关概念语言.
(五)归纳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清楚:
1、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已知等式通过变形得到一个新等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从新等式出发考虑用什么性质变形,这要靠大家的观察分析能力.
2、我们今天学习的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六)课后作业。
习题2.1 2,3,4题。
第二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
教学目的: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归纳出方程的两种变形,并能利用它们将简单的方程变形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重点、难点:
1. 重点:方程的两种变形。
2. 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方程的两种变形。
教学过程: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a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方程变形。
二、新授。让我们先做个实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和若干砝码。
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时,我们将它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显然两边的质量相等。
如果我们在两盘内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仍然平衡,天平两边盘内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如果把天平看成一个方程,课本第4页上的图,你能从天平上砝码的变化联想到方程的变形吗?
让同学们观察图(1)的左边的天平。天平的左盘内有一个大砝码和2个小砝码,右盘上有5个小砝码,天平平衡,表示左右两盘的质量相等。如果我们用x表示大砝码的质量,1表示小砝码的质量,那么可用方程x+2=5表示天平两盘内物体的质量关系。
问:图(1)右边的天平内的砝码是怎样由左边天平变化而来的? 它所表示的方程如何由方程x+2=5变形得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方程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问:若把方程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方程的解有没有变? 如果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呢?
让同学们看课本图(2)左天平两盘内的砝码的质量关系可用方程表示为3x=2x+2,右边的天平内的砝码是怎样由左边天平变化而来的?
把天平两边都拿去2个大砝码,相当于把方程3x=2x+2两边都减去2x,得到的方程的解变化了吗? 如果把方程两边都加上2x呢?
由图(1)、(2)可归结为;
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让学生观察(3),由学生自己得出方程的第二个变形。
即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例1.解下列方程。
1)x-5=7 (2)4x=3x-4
1)两边都加上5,x=7+5 即x=12
2)两边都减去3x,x=3x-4-3x 即x=-4
请同学们分别将x=7+5与原方程x-5=7,x=3x-4-3与原方程4x=3x-4比较,你发现了这些方程的变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就是说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注意:“移项”是指将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项时要先变号后移项。
例2.解下列方程。
1)-5x=2 (2) 32 x= 13
解:(1)方程两边都除以-5,即
七年级 下 数学教案
5.1.1相交线。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 对顶角的定义。2.会根据邻补角 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一 讲述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1相交线 师板书 二 出示目标。一 过渡语 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 屏幕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邻补角 对顶角的定...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
1.3 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 或称法则 进行基本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幂的运算性质 一 运用实例导入新课。引例一个长方形鱼池的长比宽多2米,如果鱼池的长和宽分别增加3米,那么这个鱼池的面积将增加39平方米,问这个鱼池原来的长和宽各是多...
七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学过一些三角形的知识,在第三学段学过的线段 角以及相交线 平行线等知识,是学习三角形有关内容的基础。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内容是以后学习各种特殊的三角形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