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纲要

发布 2020-04-01 12:36:28 阅读 4476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纲要 (2)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

1.(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2.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三种。

3.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4.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有茎和叶的分化和假根)。(没有输导组织,长得矮小)。(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以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长得高大。(煤和石油)也是古代高大的(蕨类植物)埋藏在地层中形成的。

第二节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高等,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如(松、杉、侧柏、银杏和苏铁)种子裸露,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其它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都是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的萌发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4.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由下往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幼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4、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5、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6、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1、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2、桃花的结构(课本102):花托、花瓣、花萼、雄蕊、雌蕊。

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里有胚珠。

4、一朵花经过(传粉和授精)才能结果。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5、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6、受精完成后,其余部分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玉米、向日葵种子空瘪常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

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产。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增大吸水面积)。

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取一段带叶的茎剪断,将顶端一段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横切、纵切,红色部分就是茎内木质部的(导管)。

5、在木本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能使木本植物(加粗)。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气孔。

2、(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白天张开,夜晚闭合。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3、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暗处理: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耗尽。

2)遮光:目的是设置对照。

3)光照。4)脱色: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5)漂洗。6)滴加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7)漂洗观察。

现象:叶片见光的部分变蓝,不见光的部分不变蓝。

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2、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储存能量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过程。

4、光合作用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5、光合作用意义: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氧气)**、(能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7、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有机物的用处。

1)用来构建之物体。

2)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5、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

7、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

一 一般项目。2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3 设计教师 康丽峰4 日期 2015 9 155 适用年级 七年级6 授课课时 35课时。二 具体内容1 课程目标 1 课程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 概念 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生物上册 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必修1教材 人教版初中生物上册授课时间 36课时设计 郭要红。授课对象 2012级七年级四个班课程总目标。通过本目标的学习,你将能 1 通过比较和模型分析的方法,阐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 通过生物建模和实验的方法,解释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及信息传递。3...

七年级生物 上册 课程纲要

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学 上册课程纲要。设计者 七年级生物组。课程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 生物学 上册。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授课时间 38课时。授课教师 马红利魏冬歌校建霞冯超军张玮娜。授课对象 巩义市芝田镇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1 8班学生。一 指导思想 以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