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发布 2020-09-17 18:55:28 阅读 9373

序言走进生命科学。

一。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

植物。生物动物。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仿生学。

2.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

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自然环境: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

珊瑚虫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海区,珊瑚虫的骨骼能在海洋中堆积成珊瑚礁。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即“自然环境”)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阳光: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它为事物的动物和人类就无法生存。

空气:动、植物、人类缺少空气就无法呼吸。

水: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缺少水,动、植物就会死亡。

温度:每一种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活,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死亡。

影响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利的。对照课本p7**1-2,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是何种非生物因素。

1.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

种间关系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

寄生:动物体内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营养。

种间互助:蚂蚁与蚜虫共生。

种内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

种内关系。种内斗争:植物种植过密反而减产,他们争夺阳光、肥、水等。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松土,蜣螂是“自然清道夫”,蝗虫危害农作物,老鼠破坏森林、草原,还吃掉大量的粮食。

2.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空气等。

3.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

4.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5.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书p15)

保护色:变色龙、蜥蜴

形态、结构的适应拟态:竹节虫、枯叶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警戒色:七星螵虫、毒蛇。

生理、行为的适应: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

第5节科学**的基本方法。

1.显微镜的使用(书p19)

① 取镜和安放: 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② 对光: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

③ 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④ 收镜:一竖、一降、两旁、两后。(书p19)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光学显微镜,也有电子显微镜。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学生用的光学显微镜。

2.科学**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这5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绿色植物——生产者: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生物成分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微生物——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二. 生态系统的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沙漠生态系统等。

淡水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池塘。

湿地、森林、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切的联系。

第2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三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与食物。

第1节饮食和营养。

一、人体六大营养物质

糖类:(馒头、米饭、面包等)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

脂肪:(肥肉、食用油等)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鸡蛋、牛奶、豆浆、虾等)是构**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维生素:(水果、蔬菜等)是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物质。

无机盐(矿物质):(钙、磷等)儿童时期缺乏钙盐,易患佝偻病。

水: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60%—70%,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能调节体温,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人体第七类营养素——纤维素。

三大供能物物质(也是需消化人体才能吸收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p47“提示”: 如何鉴定糖类、脂肪、蛋白质?

p66:**。

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在体内不能产生能量,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相对较少,但它们的作用却很大。

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

1.建造我们的身体。

2.给我们提供能量。

3.维持生命和健康。

第3节合理膳食。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

2、全天热量分配以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为宜。

3、青少年的合理膳食:①主副食合理搭配谷类是我国膳食中的主食。肉类、豆类、蔬菜类是副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青少年身体内各种器官迅速增长,需要大量蛋白质。

②粗细粮合理搭配稻米和小麦面粉是细粮,大麦、玉米、高粱等是粗粮。 ③荤素合理搭配动物肝脏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铁。④三餐合理搭配 ⑤饮食要定量。

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蛋白质、脂肪、糖类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大分子小分子

结构复杂结构简单。

不溶于水溶于水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口腔:咽: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

食管:消化道胃:有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蛋白质被初步分解;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大肠: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使淀粉发生初步的分解。

胃腺:分泌的消化酶(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能参与脂肪的消化。

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

肠腺:注: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各种消化液都含消化酶(除胆汁),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意义。

消化过程及产物:

p63看图2-7: 1、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淀粉在在口腔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至小肠被消化。

2、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分别排到了消化道的什么部位?

唾液排到口腔;胃液排到胃内;胰液、肠液、胆汁(不含消化酶)排到小肠。

淀粉麦牙糖葡萄糖。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脂肪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吸收: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口腔、食管: 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胃: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

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小肠: 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注: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被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余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青少年肥胖症的原因之一就是摄食过多,营养过剩。

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1节食物链。

一、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

食物链所包含的环节少,食物链就简单,反之,食物链就复杂。

二、食物链的一般特点:

1.物链通常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

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张永凤同志主要事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她毕生为之奋斗的指南 三尺讲台,桃李天下 是她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无私奉献,教书育人 是她从教的行为准则。这就是200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张永凤老师的心声。2000年9月1日,她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神圣的向往来到幽芳河畔 文峰塔下的一座美丽...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 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 生长 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2 发育 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

5 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此实验的变量是 有 无毒液的气味,实验遵循的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等。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