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理念。
、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一的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学的思想。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 采用讨论比较方法展开“活动”
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异同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搜集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资料,对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知识目标:1、 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1、 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课时拟用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感受下列现象。
日出日落。日出自东、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产生的现象。
讲授新课】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9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学生阅读后提问:
、生活中我们感到是天转还是地转?
、哥白尼的“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地球运动的一些知识,首先学习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自转。
演示一: 教师展出地球仪,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
(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板书:1、自转运动的规律。
概念绕地轴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大约24小时)
承转)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学生讨论: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
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
教师小结:板书3、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产生地方时差。
布置作业】 课后复习课文,预习下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一年为什么有春夏秋冬呢?原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讲授新课】活动)p12活动1 演示地球的公转。
讲述)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它还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这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公转。
二 、 地球的公转。
1、学生思考:公转有哪些特征呢?公转的地理意义又是什么呢?
2、归纳:(一)、公转的规律。
概念围绕太阳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特征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在宇宙中指向同一方向。
二)、 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看p11图1.19,引导其思考:太阳直射的至北点和至南点在**?
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不同?北半球什么时间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又什么时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什么时间是昼夜平分?
讨论并完成下表。
板书 ①形成了四季。
过度)由于公转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不同,地面得到的热量也不一样,有时热,有时冷,所以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 ②产生了五带。
看图1.20 地球上的五带地球上五带的名称、界线、特征。
小结)有上可知,地球公转不但形成了四季,还形成了五带。
本课总结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都是由西向东转,但它们运动的周期和产生的地理意义不一样。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不同而划分的,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课后**: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可能“从西边出来”?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了,会出现什么反常现象?
板书设计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
概念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课题备课人。气温的变化。丁大红。审核人。课型新授课。王桂玉。授课人。课时序数丁大红。授课日期。课标要求 课标。通过读图,叙述世界气温变化。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解读。教学内容分析 与。教材本节考查内容主要包括 气温的日变化 年变化 影响气温的因素,以选分析择题为主。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及其规律,...
七年级地理亚洲教学设计
设计人 付静朱清清审稿人 付静。学习目标。一 知识目标 1.记住亚洲的地理位置 六个地理分区 地形特征 亚洲世界之最和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知识。2.能说出亚洲人口特征和人口分布特征。二 能力目标。学会有效地运用知识,做到触类旁通。通过活动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掌握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三 情感...
七年级地理南亚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两节区域地理内容,可以利用一般的分析区域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从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到人地关系,步步深入地研究。在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特征后,落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学习方法可以采用讨论法或指导作业方式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季风气候的成因,可以用电脑动画解决 同时为了引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