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业优化设计

发布 2020-04-01 00:45:28 阅读 4584

主备学科组长: 审核:

班级组名小主人:

一、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3分)

鬻之留圉姬侍( )搔首( )涿州( )

骖乘掳掠岑参( )敦厚( )因敕( )

惮之击楹恂恂( )脉脉( )敛手( )

蹙额锦衾匿死( )机杼( )迢迢( )

立斩以徇( )纤纤素手( )恶吏苛刻( )

徙知端州( )擢素手( )饰名姝遗之( )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 b.知天长县亦知其名。

c.立斩以徇善以少击众 d.由是搏击豪强子亦犹是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4)课将士注坡跳壕。

5)衣素衣而出。

6)将军角弓不得控。

7)家书抵万金。

8奈何忧崩坠乎?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今义:

2)亲党皆绝之古义今义:

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今义:

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

5、下列四句诗是一首绝句,顺序已被打乱,请仔细推敲,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a.杨柳青情着低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正确的顺序:

6、根据原文填空:

1)《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3)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7.翻译下面文句。

a、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译:b、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c、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译:d、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译:e、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f、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

译:g、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二、文段阅读训练。

一)《包拯》选段。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给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停顿节奏。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第三段: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

一、二段是描写,第三段是描写;从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来看,第一段主要使用了描写,第二段则主要运用了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后特征为洛阳令:(2)而纵奴杀良人:

3)使宣叩头谢主: (4)大言数主之失:

2、翻译句子。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3、文中划横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宣的性格,从这段中可看出董宣具有什么精神。

三)《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抵”的意思是浑”的意思是。

2、诗前两句描写出的景象。

3、诗中切题,表现“望”的内容的诗句是4、诗人对“搔头”“插簪”之类进行细节描写有何用意?

5、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是一首诗。

2、解释下列字词:

尽大荒。仍海楼。

3、说说下列两句诗的含义: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诗的前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5、下列说法不妥的一句是( )

、⑶⑷句写了山和水。

、⑸⑹句中,一“月”一“云”,一“天镜”一“海楼”,写在白天和黑夜两个时间欣赏到的江面上的独特奇观。

、这首诗想象瑰丽,意境幽远。

、题目中的“送别”意思是指荆门送自己离别蜀中之地。

6、诗的末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佳作,请你写出他另外的诗一首(含题目):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 短语。1.look like看起来像。2.curly short straight long hair卷 短 直发。3.medium height build中等高度 身体。4.a little bit 一点儿 5.a pop singe...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卷命题者 林海参。班级姓名座号语文基础知识。一 书写 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诗句 3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二 语言运用。读下面一则幽默,按要求作答。3分 难以从命。一位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26 强项令 教案。教学目标 1 学习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和品质。2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重点难点 重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分析任务性格品质。难点 文言词句的分析 讲解。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检查预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秉公执法者的故事,他就是强项令 董宣。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