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 2020-03-30 15:16:28 阅读 8920

课题作者及工作单。

位。基本信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爱之链》

郭娟诸城林家村镇林家村小学。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这篇文章是一首爱的赞歌。

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严冬深夜中的爱的故事:失去工作的乔依无偿地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的时候又受到了乔依妻子的精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来一些钱悄悄地走了。文章赞扬了人间的互助互爱,告诉人们: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学情分析。

课前通过预习,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围绕着“爱”,谈谈自己的感想,发现学生充满爱心。

学生对课文字词的掌握非常好。

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做生动形象的课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学习通过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让学生感受人间真爱,指导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

是夏日的风,是冬谈谈爱之链的日的阳,是春日的主人公。

雨,是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

链,栓紧你我彼此。

的心。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1.指名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2、指名读词语。

指名分自然段读检查预习情况。3、课文。

4、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三、精读课文,提出问题。

采用“以读促讲”的方式,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入研读课文的语言材料,尤其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等进行深入的品悟。

能正确地读出。

对课文的整。

生字词和词语,体把握。

流利地朗读课。

文。画出文中主人公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并写出评语。

品味理解课文。

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总结课文。

说说课文为什么用。

爱之链”作题学生积极发言目?

五、课后拓展。

推荐阅读主题语文本单元的文章。

以小组合作办一份以“人间真情”为主题的手抄报。

深化主题,让学生感受人间真爱,指导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六、课后作业。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以“乔依醒来”

2)描写时注意。

为开头,展开想象。

抓住人物的对激发学生的想。

写一段话。话、表情和动作象力。

等;3)要升华“爱”的主题。

板书设计。8、爱之链。

帮助帮助老妇人。

乔依———店主女人夫妻。

爱是可以延续和传递的。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检查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分小组交流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课堂前半时学生的沉默确实让我很着急,但今天我必须克服急躁的**病,要沉得住气,如果沉不住气,随生逐流,让课堂匆匆结束、草草收尾,那么我设计中原本让学生通过这节课体会的“爱”的情景,感受“爱”的意味的安排就将付诸东流,无疑是失败的。克服急躁情绪,顺学而导,顺思而教带给我意外的惊喜,课堂上,我们不因以课前的预案为纲、为本,要因学生的思维、语言、积累状态适时进行合理调整,让学生渐入佳境,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心里。

小学语文六年级《爱之链》教学设计

爱之链 教学设计。一 破题导入 1 板书一个 链 字。问 同学们,你能用 链 字组个词吗?2 取出一根 手链 和 项链 问 它们有什么特点?再拿出一些回形针,谁能将回形针做成一根 链 再问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环环相扣 金属制品 3 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认识的一条 链 这根 链 是用什...

六年级语文下《爱之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 爱之链 教学设计。1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你的记忆深处关于爱的名言是什么?2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的笔触细细品味一个爱的故事 板书 爱 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由哪两个小故事组成的?二 爱的场景心的感受。一 感受一份心情。1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爱之链》教学设计

二 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出示 我会积累 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1 指名认读,齐读。强调 潸 读 sh n 音。2 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在全班交流解决。可让学生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瘪 表面下陷,不饱满。蹭 用力的磨或擦。荒芜人烟 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天经地义 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