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发布 2020-03-20 07:23:28 阅读 2560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沈闸中心小学丁学斌李清莹。

教材说明: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的第一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

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

设计理念: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为核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试验**--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的积极性,产生科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1、找出使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能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3、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4、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5、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手机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小鼓、大镲、钢锯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一段交响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师:大家听的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

声音)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4、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5、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性教学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等来创设问题情景,以唤起学生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围绕**的主题进行精心设计,使**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获得新知。

二、猜想与假设。

教师提问: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猜想。(略)

教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要研究声音的产生,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弄出一些声音出来。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1、出示一个食品保鲜袋,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它发出声音。

2、学生交流。

3、不借助其它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

4、交流制造声音的办法。

5、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

6、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确定**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例如,推测**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应该怎样进行**过程和方向的设计,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的问题作哪些解释,哪些必须通过**后才能作解释。

三、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尺子和放了细盐的空瓶子能发声吗?谁有办法?

2、观察、比较发声的尺子、放了细盐的空瓶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放了细盐的空瓶子有什么不同?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3、汇报、交流: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4、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一下?

5、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确定的**课题,设计科学的**计划和方案。**计划应包括**的课题、实验器材和资料的准备、**的程序与过程(包括观察、实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通过怎样的分析整理得出**的结论、以及怎样对**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等。

四、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活动三:观察感受物体的振动。

1、师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交流。

3、教师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4、学生交流。

5、现在能描述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方案,利用观察、实验和其他的方法与技术,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找出这些证据和**的课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归纳和总结。

5、小组交流。

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

板书:振动)

师:振动是指物体做快速的来回运动,这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板书:声音)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补充、质疑,让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对结论进行概括提升,上升到科学的层面。】

师: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

学生动手做。)

交流。选择不同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演示。)

师:同学们看到了,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这又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科学上这叫反证法。

三、拓展活动。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组声音,仔细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

**一组声音,让学生分辨。)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出来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种声音?

学生模仿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你知道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吗?

学生进行猜测。)

师: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

学生动手感受。)

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猜声音"和"模仿声音"活动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扩展到本课所学内容之外的知识。为后面的提问题做好铺垫。】

师:学到这里,我想问一问,对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说出自己心中还存在的疑问。)

师: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体现了科学课"由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轮回特点。使学生意识到对科学的**是无止境的,今天所学的知识,又成了研究下一个问题的基点。

六、总结评价。

1、你觉得今天这节课哪些同学的表现最好?

2、他们哪个地方最值得你学习?

3、教师对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性的评价。

4、请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做个评价。

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

敲、打。锯、弹。

摩擦振动声音。碰撞。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一课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等性质。2.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有不同点有3.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 喷气式飞机运用了空气的 推进飞机飞行。4.日常生活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地方有 5.空气具有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 第一单元第二课热空气和冷空气1.冷空气...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 天气。1 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1 1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 降水量 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 风向和风速 降水 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 2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1 3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2016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天气 1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2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 降水量 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 风向和风速 降水 云量是天气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