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总共分为七单元。
一)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是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是小数乘法。第五单元是小数除法。第七单元是认识方程。
二 )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是认识图形。第四单元是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是游戏公平。
四)综合应用。
1、数图形中的学问;2、激情奥运;3、图形中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小数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比大小等内容。小数的加减法是在三年级下册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是把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
2、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体验分类以及探索图形特征与性质的方法。
3、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包括“节日礼物”和“天安门广场”。
5、第五单元“小数的除法“本单元主要分为五部分:1、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2、除数为小数的小数除法;3、积、商取近似值4、循环小数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6、第六单元是“游戏公平“主要包括:1、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2、能设计公平的规则。
7、第七单元是“认识方程”主要包括:1、用字母表示数;2、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3、等式的性质4、解简单的方程;5、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认识图形,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利用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结合实际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如何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4、根据观察位置的高低与远近变化,让学生想象、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观察中,体会不同位置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
5、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打**”的情境,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活动,掌握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能够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6、通过游戏活动,认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7、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的两个性质,并能用其解简单的方程。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能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环保、勤俭节约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检验,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
3)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
4)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难点:1)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求近似数。
3)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
4)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
五、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及奋斗目标。
1、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8人,女生39,男生29人。本班学生,单就数学学科来看,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优生少。
班上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思维灵活的学生少,聪明而又稳定的学生就更是屈指可数,从三年级的几次测试可以看出,学生成绩上下飘忽不定,即便是优生,也缺乏周密细致的思维和应考能力,考试成绩总是差强人意;二是习惯差。班上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留守学生比较多,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像韩多朵、王鑫、王佳莹、刘忠欣等人,学习自觉性差,时不时地拖欠作业,家里也无人管理;还有班上学生整体的书写能力也欠佳。总的来说,就是学习习惯比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采用不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优转差,促使班级的数学成绩整体提高。
2、奋斗目标。
1)力争使全班学生都能不同层次的掌握本册教学内容。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自觉完成作业等习惯,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3)学期末成绩达学校规定标准。
六、实施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5、积极学习,修身养性,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关注学困生,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7、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取得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与家长一起共商对学生的教育良策。
8、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与同年级的教师**,及时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七、教学进度表。
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1、小数的意义;
2、测量活动(单位换算);
3、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4、购物小票(小数的加减法(一));
5、量体重(小数的加减法(二));
6、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数的认识,后一部分是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比大小”等内容。“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测量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比大小”通过演讲比赛选手的得分情况,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2、难点: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五、课时安排。
小数的意义2课时;
测量活动1课时;
比大小2课时;
四年级下册备课
第一课 走,我们去植树 一 教材分析 走,我们植树去 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展现了植树造林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号召人们积极投入到绿化祖国的活动中去。二 教学目标。1 读懂树木的对人类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2 通过...
四年级下册备课
第一课 走,我们去植树 一 教材分析 走,我们植树去 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展现了植树造林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号召人们积极投入到绿化祖国的活动中去。二 教学目标。1 读懂树木的对人类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2 通过...
四年级下册科学备课
集体备课记录。课时教案。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温度计,请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提出 性问题 测量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高度可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呢?激发学生交流测量中的发现大胆质疑,引入本课学习活动。二 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