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华高蓝先俊。
一教时。教学目标:理解“我”与“地球母亲”两个意象的含义;体会诗歌强烈的抒**彩。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体会诗人热烈奔放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丰富的意象内涵,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教学设想:作者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为诗。
……自由诗、散文诗的建设也正是近代诗人不愿受一切的束缚,破除一切已成的形式,便于其自然流露的表示。”所以对诗歌中的情感的变化的理解,就最为重要,浪漫主义诗歌也不例外;诗歌的情感又要透过具体的意象表达,诗歌的多义也往往体现在意象中,因此对意象的把握就比较的重要。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一、预习准备。
2.了解郭沫若诗歌。
二、导入。唐朝孟郊说:“谁言寸讨论表达草心,报得三春晖”,请同学们谈谈对母亲的认识。
只有理解生活中的母亲,才能理解一切母体,也才能理解对自然的情感。(同质类比)
的风格。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课前熟悉朗读诗初步了解诗歌的浪歌。
漫主义特点和丰富的想象。
第1页共5页。
三、品位情感1.请大家根据读诗歌预设:幸福1.对井然的结构,诗歌。
的思路有个初步的把握。
的感受,谈谈诗人情感(1-3)—羡慕变化的过程。(诗歌的情感变化是比较集中、明显的)可以用原诗的词语来概括。
4-9)—相信(10-14)—反省—感恩、报答(15-21)
2.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在幸福的体验。
预设:摇醒-孕育。
2..对导入时讨论的呼应,也是对“母亲”形象的深入理解。
中,地球与母亲有何相背负-嬉似之处?
戏。安慰-关怀。
供给-抚养。
第2页共5页。
3.正因如此,所以诗人说预设:地球的“我要怎么样才能报。
爱抚”“怀抱”
3.理解“地球”母亲含义的丰富,理解这一意象的含义。
答你的深恩”,但诗人对象的扩大却又突然转到了“羡。
---深恩的扩。
慕”上,你们觉得顺畅大(一切的草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木、动物)4.朗读第四部分,讨论:对首段问题的这一部分和诗歌的第。
回答。从整体上进一步理解了诗歌的结构,也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
一部分是什么关系?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愧疚、赞颂、感恩。
5.给你以什么样的启示?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第3页共5页。
四、质疑讨论预设:1.诗歌中为什么学生自己寻找用“你”?
2.诗人为什么每节的第一句相同?有什么作用?3.第三部分到底在整首诗歌中起什么作用?
问题,讨论解。
对泛神论思想不拟涉及,原因有二,决,老师适当点第一是时代久远,比拨。
较陌生,而且与现实联系不紧;第二是时间比较紧)
五、总结归纳略。
第4页共5页。
六、课后思考及拓展1.作者为什么把自然。
万物人格化?
2.你觉得现实社会中缺乏这种精神与否?联系周围,把自己的观察、感受记录下来。
对地球的母亲意识实际上是缺乏的,很有关注的必要。
第5页共5页。
八年级语文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理解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式 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
2.我的母亲 导学案。学校 米河一中学科 语文年级 八年级上册主备 王静审核 八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 1.诵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形象。2.体会母亲对胡适的影响。3.理解母爱的至高无上。学习重点 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理解母爱。课前预习 基础知...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 3
我的母亲学案。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郑频波。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的母亲的四件事,进而感知人物形象。2 赏读片断,明确细节描写和议论对人物描写的作用。3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课前学习 1 会读 会写 会理解以下词语。查氏女红呜咽唏嘘惺忪人影憧憧万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