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我的母亲》

发布 2020-03-12 10:56:28 阅读 9919

《我的母亲》

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理解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导学重难点。

1、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导学课时:二课时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202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自2023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023年创办生活书店。2023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逮捕。

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

我们来看看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的吧。

2、积累成语。

蹑手蹑脚一饱眼福娓娓动听热泪盈眶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

二、导疑。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三、导研(一)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学生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价。

四个片段:1、元宵夜的“巡阅”2、涌流的泪珠。

3、丰富的内心世界4、劳碌的身影。

第1页共3页。

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如:“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如:“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如:“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如:“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

五、导练。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

《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第二课时。一、导入。

1.学生活动:

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2.多****满军的歌曲《懂你》,创设情境。

二、导研。1.通过四个片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请学生自由发言:参***: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总结:慈爱善良勤劳能干情感丰富)2.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怀念、赞美。

3.母亲“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为什么会“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

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她们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连名字都没有),不可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只能在家里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所以“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3.教师小结:

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赞美之。

第2页共3页。

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

三、导练。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1、学完这一课,去帮妈妈做点什么,让她知道你也深深地爱着她。

2、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参考:

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四、导结。第3页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

2.我的母亲 导学案。学校 米河一中学科 语文年级 八年级上册主备 王静审核 八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 1.诵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形象。2.体会母亲对胡适的影响。3.理解母爱的至高无上。学习重点 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理解母爱。课前预习 基础知...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 3

我的母亲学案。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郑频波。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的母亲的四件事,进而感知人物形象。2 赏读片断,明确细节描写和议论对人物描写的作用。3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课前学习 1 会读 会写 会理解以下词语。查氏女红呜咽唏嘘惺忪人影憧憧万籁...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湖州四中沈旦。一 整体感知课文 你觉得胡适的母亲是一个人。二 体会作者情感 1 文中作者对母亲表达了怎样一份情感?感激之情。2 找出文中直接抒发感激之情的语段。第4 第13两段。学生朗读 互评,明确 作者感激母亲的做人训练和极大极深的影响。三 品读5 7段,理解母亲的做人训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