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

发布 2020-03-12 11:43:28 阅读 8748

年级:八年级科类:语文课型:讲读课主备:刘二龙时间:2012-2-8

学习目标。2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字词展示(各组派代表将本组认为重点的字词展示到黑板上,并解说)

字音:文绉绉zhò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眼翳yì

词义:广漠宽恕文绉绉面红耳赤侮辱)

2文中母亲三方面的事,表现出母亲的性格—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3、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将所搜集的关于母爱的材料和胡适的材料分组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教师补充: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绩溪县中屯人。父亲是农民。

17岁,她嫁给49岁做官的胡传做填房,成了几个孩子的后母。20岁生了胡适,23岁守寡。她命运多舛,但注重对儿子的“智力投资”,在家道中落后,还借钱给儿子买下了《图书集成》一书。

)4.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我的母亲 导学案。教学设计 叶红红教学时间班级姓名 教师寄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游子吟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意。概括 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概括出母亲的品性 特点。2 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学习重难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导学案

2 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明确传记特征。2 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通过品析细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 学习本文质朴自然的语言塑造和叙述事件的方法。学习重点 把握文中人物形象与情感倾向。学习难点 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有自己独特的评价与体验。学习过程。一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 导学案。自主预习。一目标导入。1.通过概括事件,了解母亲教子和为人处事的方式。2.通过赏析人物描写,结合事例,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重点 3.学习朴实自然 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难点 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学会关爱 回报母亲。二走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