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发布 2020-03-02 11:15:28 阅读 2897

二实小〔2015〕55号。

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2023年—2023年)

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学习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在目前有77名教职工,本科毕业有44人,大专31人,中专2人,高级教师 4人,中级教师44人,初级职称19人,未定级10人。平均年龄37周,40周岁以下教师56人,占72.7%,现有省语文名师、市劳动模范1名,市级骨干教师1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2名,县级骨干教师7名。

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学校教师整体年龄层次比较年轻,教师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都比较强,虚心好学,富有朝气,在岗位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能创新,做实事,能干事,主观上积极努力把事情做好,正不断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专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十足;学校有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以及多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学校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不少,各科专业水平比较过硬且具有辐射能力的教师占绝大多数。

二)不足。1.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对教师提出要求较多,帮助指导较少,有时会造成教师一些不适当的心理压力,工作的有效性不明显。

2.学校已形成了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制度,努力创设机会使之尽快发展。根据教师不同发展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拥有机会和空间,有待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3.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窄、缺乏人文科学基础,重学科课程知识而轻教育理论课程。事实上,教师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标准。

二、培养目标及理念。

1.目标:经过五年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适应素质教育和课改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理念:以“让学”为理念,努力落实“每一步都是起点”的校训,让老师的专业成长走好每一步,学校培养计划实施分步走。

三、主要内容。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1.提升师德素养。

紧紧围绕“忠诚履责、爱生乐教”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和校风、教风、学风教育活动,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全校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全面提升师德素养,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树立师德师风典型,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2.提升学历层次。

到2023年力争做到: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0%以上(包括在读),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8%。

3.提升职称结构。

到2023年力争做到: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达到20%;中级及以上职务的比例达到70%。

4.提升信息素养。

进一步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比重,增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到2023年,95%以上的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5.提升专业能力。

深化教育理论学习,把握课改的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二)打造一支学校名师梯队。

1.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发展序列。

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省市教学名师等为系列、层次递进的骨干教师梯队:县级骨干教师从一线优秀教师中产生;评选高一层次称号的教师,必须具备低一层次称号,实行梯级式逐级上升:即“县级骨干教师→县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

使教师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自我实现,使年轻教师成熟,使中年教师优化,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梯队。力争在全校形成一支由50名左右的省、市、县、校级骨干组成的骨干教师梯队。

1)合格教师。

对象:新分配的新教师

基本熟悉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逐步具备初级教师的专业条件,能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或经验总结在学校交流或校级以上发表;完成优秀大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转变,工作1年后能成为合格教师。

2)学校骨干教师。

对象:教龄10年内年龄30岁内的青年教师

基本熟悉一般的教学原理、教材内容、知识和教学方法等,并熟悉课堂教学步骤和各类教学情景,初步获得教学经验,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有科研意识和一般科研能力,能承担县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研究实践,有**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完成合格教师到学校骨干教师的转变。

3)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对象:教龄10年以上、年龄在40岁以内的青年教师。

通过个人不断地学习与提升,完成校骨干教师到县级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转变,使其成为在本县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践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

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宽广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能掌握并应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好;

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够撰写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和教学**;

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带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本县本学校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4)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对象:教龄20年内的年龄在45岁以内优秀中青年教师。

通过培养、培训,并通过个人不断地学习与提升,使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成为在本市乃至全省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践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

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并具有宽广的教育视野,能掌握并应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好;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特色;

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撰写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和教学**;

具有较强的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技能、教学方式、学法指导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完成市级骨干教师到县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的转变。

5)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对象: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

已构建起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较强的教育艺术水平与教育机智,对于教育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能有所预料,并能自如处理;

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一种开放的、有助于师生合作及学生独立**的学习情境,在积极的、主动、创造的学习活动氛围和背景中,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

对教育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感悟、经验及学习心得;

能够为其他教师起到引领作用;

承担重大攻关性课题及攻坚性工作;

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2.培养对象。

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特级教师。

在合格教师中培养校级骨干教师。

人员名单:伍华林、胡真欢、俞湧、范良基、冯翠萍、张海珠、邱美金、马路金、张美琴(共9人)

在校级骨干教师中培养选拔县骨干教师。

人员名单:陈小芳、黄凤梅、许冬莲、邱模香、邱水兰、张梅香、李运锋、伊琴珍、张秀林、邱贺平、张慧、王爱莲、张祥炎、胡静、沈颛、张健林、张德能、戴烨、吴玉芳、王幸福、李琴、王秀文、巫元华、夏萍、潘凌、张珠香、伊玉金、巫红光(共28人)

在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称号中培养和选拔县学科带头人。

人员名单:吴金莲、黄木女、江桃英、黄琴珠、伍臣盛、阴以华、曾琴、刘凤华、张丽芳、沈红珠、巫李琴、赖桂林、张运珠、张宝珠、刘新兰**苇、方美玲、张爱珠、雷启超、邱富发(共20人)

在县学科带头人中选拔市学科带头人。

人员名单:邱东珠、罗朝新、黄瑞英、黄永香、刘巧玲、张小红、 付荣清、王永德、彭连秀、张素华、熊晓芳 、雷美玲、张爱华(共13人)

在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中选拔省学科带头人及特级教师。

人员名单:范兴斌。

3.建设一支名师后备人选队伍。

在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中选拔培养专业水平高的名师后备人选。名师后备人选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和本学科教研中成效明显,能发挥主要作用,具有发展潜力,勇于开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创新精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校本培训。

1.校长领导,形成管理网络。

校长作为实施行动计划的第一负责人,担任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小组的组长,全面领导、决策、监控和督导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务处、教研室负责行动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并进行具体的管理与协调,并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组织、整合、开发和利用。

2.专家指导,形成专业引领。

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与指导,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

全体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并根据教师本人在“规划”中提出的需求意向,推荐教师轮流参加县、市、省各级各类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通过传、帮、带、送,培养出一批善学习、悟性高、能力强,具有教学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教师。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带教学科初任教师。

3.科研引导,形成任务分担。

学校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努力学习,善于探索,大胆实践,在课题研究中个个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促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4.同伴互导,形成资源共享。

积极营造民主、开放、多元的校本研修氛围和有效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文成县金星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姓名黄乙有。学科小学科学 职称。二 一二年二月。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一 个人基本情况分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

20xx 20xx年 20xx年至20xx年的五年,是全面和谐有效发展 巩固提高成功的年份,所以是非常关键的五年。在以往努力基础上,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市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特制订本规划。一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 xx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

20xx 20xx年 20xx年至20xx年的五年,是全面和谐有效发展 巩固提高成功的年份,所以是非常关键的五年。在以往努力基础上,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市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特制订本规划。一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 xx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