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

发布 2020-02-21 03:39:28 阅读 6024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临大事贵有静气。请你平静情绪、认真审题、工整书写、规范作答,相信你能秀出自己的风采,考出理想的成绩。

一、古诗文积累(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两联。(4分)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依据课文填空。(3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提示默写。(6分)

青年杜甫踌躇满志,《望岳》中一句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豪情;中年杜甫自力更生,《春夜喜雨》中赞颂了好雨的默默无闻、润泽万物。暮年的他孤苦潦倒,《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

”表现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登岳阳楼》中描绘了洞庭湖的浩瀚磅礴,又隐含了诗人的漂泊沦落。读起来实在让人赞叹之、痛惜之。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5分)

秋夜曲。张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

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4、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5、“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6-10题。(12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吴玠①素服飞,愿与**,饰名姝②遗③之。飞曰:

“主上宵旰④,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

“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⑤,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吴玠:南宋抗金名将。②姝:婢女。③遗(wèi):送给。

宵旰(gàn ):即宵衣吁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

营第:建造住宅。

6、【甲】文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 (人名)。(2分)

7、解释加点词语。(4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是进亦忧,退亦忧是

吴玠素服飞素玠益敬服益

8、翻译下列语句。(4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0分)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

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

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甘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1、文章最后一段的责任卸却和责任解除有什么不同?(4分)

12、结合语境选择“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 )3分)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c、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2分)

夏夜。夏夜很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

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xiá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

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阵阵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的存在。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父亲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给我讲着小故事。

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而母亲,总是不时地从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牙给我。

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偶尔她也会哼唱起儿歌。我从来都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竟然是如此地美!

多年之后,母亲唱的儿歌,仍在冥冥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鱼龙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

长大一些,我就不是如此地听话了。总是在暮色四合月光如水的时候出门,因为有很多伙伴在外面等着我。我们一起跑到村边的柴垛前,玩起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比如跑电、斗鸡、捉迷藏……

世界是和平的,人间原本也是安静的,无数的夏夜就是和平安静的一部分。那辽阔天际上布满的星星,像神写下的文字,逼迫着你用一生的长度去慢慢地阅读和体味。而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上,其实也只是沉默世界中极其微小的一分子,我们默默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悄无声息,像一个又一个夏夜,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但当你在将来的某一天偶尔回头一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不经意时所亲历的一句句很美很纯的诗吗。

作者叶梓有改动)

1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静谧xi( )思。

14、阅读第①—⑥段,说说作者围绕“夏夜”写了哪些内容?(3分)

15、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的语句。(3分)

16、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他又获得哪些启示?(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8分)

拔掉那颗蛀牙。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

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

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

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九年级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2015.03.21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 积累运用 共33分 1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琼花,即聚八仙花,株高四至五米,枝干纷 f n 披,姿态优美。它的花型十分奇异,如冰盘,如圆月。中间花蕊 ru 拥簇 c 聚如联珠,为可孕花。四周...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1 诗词名句填写 5分 1 鸡声茅店月。2有暗香盈袖。3 五十弦翻塞外声。4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中,从视觉 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5 酒 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请找出一句与 酒 有关的诗句。二 综合性学习 共7分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

九年级语文试题

鹦鸽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总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命题 李琼审题 赵鸿雒爱萍。班级姓名考号。一 积累与运用 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隽永 ju n 处理 ch 言简意赅 g i b.肆虐 ni 静谧 m 岿然不动 g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