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语文新课标全国卷

发布 2020-02-05 01:15:28 阅读 6600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课标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n[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

“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逸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202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

“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1.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偷换概念,第一段“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其源流派别”不是指“《老子》和道家.”,而是指“先秦诸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2.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信息的能力。d项断章取义,最后一段“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也就是说,“《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应指朱熹的论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3.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及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无中生有,倒数第二段“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选项中的 “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k[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4.a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a项“登”应是“应试得中”的意思。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b.①⑤

c.②④d.③④

5.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②是说马文升善于直言劝谏;③是马文升教育太子的情况;④是马文升赈恤旱灾和水灾的情况。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核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6.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错误,这一信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译文。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译文。7.[答案] (1)在朝廷**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5分)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5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文中句子注意标准(信、达、雅)和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1)句重点把握关键字“耆硕”(年高德劭)、“推心”(诚心诚意)、“望”(望其项背);(2)句重点把握关键词“未尝”(从不)、“时事”(当时的政事)、“颦蹙”(皱眉)。

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伟很有气力。景泰二年,应试得中进士,授御史一职。历次到山西、湖广巡视,刚直不阿的品格十分显著。

成化初年,被召任为南京大理卿。在满四之乱中,按功升为左副都御史。赈济巩昌、临洮的饥寒百姓,安抚流亡人口,政绩十分显著。

当时,马文升在黑水口击败贼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返。升任右都御使,总管监督漕运。淮州、徐州、和州发生饥荒,马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

孝宗即位,授马文升左都御史一职。弘治元年向皇上进言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孝宗亲自耕种农田,教坊进献杂戏。

马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演戏是为了什么?”孝宗立即赶走教坊人员。

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监督团营还和以前一样。当时天下太平已久,兵政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塞下。马文升严格考核各位将校,罢黜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箭在其门旁等候,有的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他多次向上指出关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有利的建议。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并非他本职,也言无不尽。曾经因为太子年龄到了四岁,应当及早晓谕教诲,并请求选择淳朴谨慎德高望重通晓经书、历史的人,来教育扶持太子,一切言谈举止都细心地用正确的规范来引导他。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方边远之地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皇帝命令有关部门进行赈济抚恤,训练士卒以备不测。皇帝都深切地采纳了。在朝廷**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后,倪岳接替官职,倪岳死后,马文升接任。南京、凤阳遭受暴风雨致使房屋毁坏、树木拔根而起,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膳食撤去乐师,修身养德反省过失,在御前开设讲经论史的讲席,谢绝游玩和宴饮,停办非急务之事,停止额外的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不久,又奏陈吏部主管十件事。

皇帝全部表示赞赏并采纳。正德年间,朝政大权已被宦官把持,马文升年迈,连续多次上书请求辞官,得到允许。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有文武之才,擅长应付事变。

朝中重大争议之事往往等待他来决断。镇守边境有功绩,外国也都听说过他的名气。他特别重视气节,品性端方,行为正直方正。

死后多年,有大盗到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那里,就放弃离开了。

新课标2019全国卷

新课标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 全国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 3题。1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 于 a 太平洋b ...

新课标全国卷

2016年 新课标全国卷卷 2016年 全国卷卷 12 下图反映我国2009 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 持续增长,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注 p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 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 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降低企业税费,...

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文答案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是直接描写,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直接描写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 的壮美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则是间接描写,如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