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的教师李晓野

发布 2024-03-26 00:05:12 阅读 5085

消除职业倦怠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怎样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调研报告。

青龙龙王庙总校神州数码希望小学李晓野。

倦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为:疲乏、懈怠。与“兴奋”的意思相反,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与积极的情感、态度、行为。

在心理上表现为苦闷、淡漠,甚至于恐惧,在情感上表现为疲乏、厌恶。在行为上表现为抵触,应付、逃避,被动。这些因素造成教师不能以积极、乐观、主动的态度投入工作,不能顺应工作压力和工作需要,致使工作低效成就感降低,人性淡漠,情绪衰竭。

教师的职业倦怠给教师顺利高效地完成教育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工作失去热情、兴趣,对学生失去关爱和理解,对教育的效果失去反思和关注,对教育的前景充满悲观,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失去应有的尊重,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即浪费了自己的年华,国家、集体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耽误了下一代,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了解、分析,以及消除职业倦怠对策思考是必要的。

根据我的访问、调查和了解可知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不能适应学校的管理与竞争。

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能否适应学校的管理及竞争有关。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学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有些教师不能完全适应,这就增加了自身的许多压力,并同时感到自己得到的信任不够,使得教师自身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

再者,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乃至与领导、与学生、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

3、工作负荷的重压。

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使得教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或习惯化动作。

4、学生问题的困扰。

如今的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所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这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

5、家长的苛求。

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有些家长一方面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动辙用****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

6、自我发展的困惑。

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及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人的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等。

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另外,某些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使某些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并殃及个体身心健康。

以上的**使我们明白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不仅因为教师长时期所承受的来自社会、学校及职业本身的压力所致,也与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抗压能力有关。要想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需要来自社会与学校层面的关爱与支持,也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抗压能力。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

解决或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首先需要社会为教师创设一个舒适而宽松的人文环境,这是问题解决的背景性教育生态系统。

1.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教师社会地位的低下使教师在与其他行业从业者进行诸如经济待遇、职业声望、社会权益等方面的社会比较中心理失衡并最终导致职业倦怠。因此较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水平。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各级**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要全力促成社会产生尊师重教的预期,要不折不扣地维护《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权益,更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要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为教师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宏观大环境。为遏制教师职业倦怠固本清源。

2.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

学生的成长成才固然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影响,但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所以我们不能把学生成才理想全部寄托于学校教育,毕竟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系统里,学校教育不是“真空”地带,也不是“无菌”基地,何况人的成长成才还有先天的可能性。因此对教师职业期望不宜过高,同时要正视教师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一样的喜怒哀乐,一样的具备优缺点,要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与爱护教师。

教师管理部门和新闻**应对教师职业角色进行合理的定位,要做好对普通公众的正面引导。学生家长应对教师职业给予合理的期望,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荷,为教师的生存发展赢得一个好的**环境。

3、继续推进教育改革。

并不理想的教育现实也使广大教师深受其害,一些强势集团对教育资源巧取豪夺式的占有使社会弱势群体心理失衡,广大教师成了民众对教育不满的出气筒。同时,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疯狂最终也转移为教师的压力,这些都只有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树立良好的教育新思维、建立良好的教育新秩序才能得到解决,如果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价值可期,那么就可以有效消除社会不满情绪,民众的心态也就有可能平和。同时要继续深化素质教育,通过考试改革使应试教育失去存在的土壤,这样教师也会因升学压力的减轻而卸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

实践证明,良好的学校组织氛围能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国外有研究表明:来自同事的信息支持(如提供某些必要的知识)、实践支持(如帮助完成工作任务)以及情感支持能增强教师对工作情境的控制感,从而降低压力水平和人格解体水平,提高个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现。因此,学校要协调教师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师合作、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往,增加教师间的亲和度,改变教师职业孤独感;校长更要对学校的人际关系负责,要致力于建设一种透明、简单的同事关系,领导与教师之间要多一点理解、信任和沟通,少一点埋怨、猜疑和指责;教师与学生间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尊师爱生的氛围。

从而舒缓教师的人际压力,缓解职业倦怠。

2、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过去对教师的纯制度化刚性管理已不再适宜。新形势下的教育要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

要完善教代会制度理顺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参与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因为有研究表明,较少参与决策的人具有较高的倦怠感,所以要通过民主让教师参与学校决策,以降低倦怠感。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教师,既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更要满足精神需要;要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自由度,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从管理层面上铲除滋生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土壤。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基于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而不应以分数为唯一尺度,要兼顾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研等,促进教师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要建立公平合理、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要使校园成为一个可以实现正义与公正可期的地方,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防止懈怠情绪的产生。

4.为教师提供专业援助。

提高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素养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手段。克拉克认为专业的不足是教师职业的主要压力源。因此,学校要为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遇,树立培训即福利的理念。

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完善教师的自我培养体系,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如鼓励参加各类观摩教学和学术交流;加强网络建设等来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创设心理场;利用校外各种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如短期函授、脱产进修、学历考试、专题报告等形式,以满足教师职业生存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从教师自身层面来看。

一切外在的环境的改善只是为教师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培育一种土壤,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努力。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职业倦怠研究专家奎内思曾这样说:“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是的,当一个教师拥有了对教育的坚定信念,就会内生出无与伦比的精神性力量。

这种力量足以支持教师拒绝各种**、克服各种困难与压力而保持内心一份纯正与平和。因此,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的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会在教师的心理上筑起一道预防职业倦怠的堤坝。

2、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有效地防止和抑制职业倦怠的产生,尤其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广大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可能的时间和机会外出进修或自我进修学习,不断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自己持续发展,快速成长,这样才能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诸多的困难和压力时游刃有余。

3、在技术层面上提高抗压能力。

1)认知结构重组。

国外有研究表明,认知结构重组是压力应对的技巧之一。它包括诊查结果与期望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找出行为与反应的原因。如果在认知结构的深处尽是些对事务曲解的想法,那就会导致对结果的消极解释。

要是人决意产生消极的、不为人接受的行为,那么这个人就会在观察问题、发生情绪反应时爱钻牛角尖。比如遇事喜欢自责的人就需要对自己做必要的心理调整,以降低对自己的心理预期。看问题偏激的人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

另外还要学会自我表扬,如“至少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等,这也有利于认知结构重组与改善。

2)让反思成为习惯。

有专家指出,反思也是一个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它是“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提高教学能力→调整情绪、教学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模式的过程。这种反思不仅仅指简单的反省,还指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将永远停留在新手型教师的水平。反思的倾向是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专家型教师的核心。

具体地说,反思训练包括每天记录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并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与专家型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随后与对方交换看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等。

3)科学的时间管理。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的工作负担是沉重的,但教师可从时间管理技巧中受益。每个人都拥有相同数量的时间,但有很多人没有被沉重的工作压力击垮,还能工作、娱乐两不误,他们的秘诀就是有效地利用时间。时间管理技巧可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时间管理步骤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

4)精神恢复与放松训练。

教师的内心平静、意志坚强有利于提高抗压指数。教师要常葆这样的心境,精神的恢复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学会放松训练,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如阅读、听**、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平静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

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后还要开放自己的心态,学会社交技能,多与同事沟通、交流与倾诉,多参加社交活动,释放工作压力。

总之,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阻碍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绊脚石,搬走它是必要的。但因其成因复杂,所以解决它必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及教师自身积极的努力。但愿广大教师能早日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与享受工作乐趣的前提,也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李采辑 做幸福的教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李采辑。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多年来,教师一直被尊为春蚕 红烛 太阳,然而这赞美的背后,教师的青灯黄卷,辛勤奔劳,似乎离幸福很远。在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中,教师远离了创新 过重的工作负荷下,教师丧失了激情 如影随形的精神压力,让教师身心疲惫 微薄的...

李慧敏师德征文《做幸福教师品幸福人生》

附件1作品名称 做幸福教师品幸福人生。作者 李慧敏。单位 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上店小学。职务职称 教师小学一级。通讯地址 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上店小学。邮编 471100 联系 151 做幸福教师品幸福人生。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上店小学李慧敏。自有教育以来,人们就探索着教育的完美。有一种论述非常的诱人,那...

做幸福的教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读后感。朱慧。暑假,在忙碌之余阅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打点幸福人生 孔子的精神世界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