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发布 2024-03-24 13:50:04 阅读 5541

第八单元岁寒三友。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编写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包括《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墨梅图题诗》《竹颂》《梅香正浓》《黄山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把课文读懂读通。了解文中反映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若学生有兴趣,引导他们课余时间找一些类似的文章读。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墨竹图题诗。

教材分析: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学构思: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拨多姿的翠竹,清高而有节;傲雪报春的冬梅,不惧风寒霜雪。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寒霜的高洁风格。

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寓意忠贞的友谊,及做人要有品德、志节。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跟老师一起学。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ì)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劳顿:劳累。

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寐:睡觉。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救济灾民。

岿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理解古诗大意:

1.作者简介:介绍作者: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2.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3.本诗含义: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

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第一句“衙斋卧听潇潇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潇潇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

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呀!

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4.1句与2句之间的关系:第1句是实写,作者听到了竹子潇潇作响。

第2句是虚写,是作者自己的联想。第1句的实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有这样的声音才有了作者这样的联想。

这样的声音可能谁都能听见,可是也只有那些关心百姓疾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是又一次对中心的强化。

5.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似是写竹,实则写人。

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

6.回顾反思:竹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阅读链接: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

李鲩、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其思想奇,文奇,书画亦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

作业设计:查找郑板桥的资料,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苍松怪石图题诗。

教材分析:苍松怪石图题诗》是一首古体诗,句子长短不一,洒脱不羁,对苍松的高尚品格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同时借“苍松与怪石”写出了自己不屈不挠、耿直廉洁的铮铮男儿的性格。本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教学构思: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课。

1.谁来说说“扬州八怪”指谁?

2.昨天,我们学习了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方膺的《苍松怪石图题诗》。

3.齐读课题。

二、学习古诗: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矫(jiǎo) 阙(què)迥(jiǒng) 膺(yīng) 阿谀( ēyú) 铮(zhēng)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

耿直:(性格)正直;直爽。

铮铮铁骨:有骨气、有气节。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声音。

三、理解诗文意义:

1.作者简介:李方膺,字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主人、为官期间曾因得罪上司**入狱,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

”去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松、竹、菊、梅、杂花及鱼虫,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

2.古诗的意思:“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

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

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3.赏画: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映衬更显其“苍、怪”。)

四、**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松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请学生谈本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查找李方膺的资料,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墨梅图题诗。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构思: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检查预习。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

花蕊(ruǐ)厌恶(wù)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妥协:屈服、低头。

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三、理解诗文意思: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北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练习。一 积累运用。一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立即 ji ji 岿然 gui kui 赈灾 zhen chen 书斋 zai zhai 拜谒 ye jie 飨堂 shi xiang 尸骸 hai he 唾骂 tui tuo 二 根据情景写诗句。看见长江,你会...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A卷

第8单元过关检测卷。60分钟 100分 一 知识积累 45分 1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6分 遂 su su 心岿 gu ku 然。疾 j j 苦厌恶 w 矫 ji o ji o 健迥 ji ng t ng 然。2 看拼音,写词语。7分 1 苍松生长在xu n y 之上,即使面临再 li 的自然环...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

第八单元检测。姓名分数。一 看拼音写词语。9分 tu xi z y sh m xi o xi o xi n l gu n c ng s ng l xu n y sh f 二 填空。9分 同流合 尔不群诗情画 饥号寒难得 涂 然不动阿 奉承不屈不 云壮志。三 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6分 1 难道你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