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诗人,初读古诗 ,激发兴趣。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吗?(指名背,再齐背)()
2、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李白。当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以至于他也像一般的人墨客一样,听不得秋日的猿鸣,但是当他一旦接触到火热的生活和激情的迸发,那怕是与他平常的生活全不相干的体力劳动,他也能够从中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人生的真谛,从而在心灵上获得洗礼,在灵魂上得到新生。
于是,他可以迅速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让他再次萌发创作的灵感。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板书题 :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题)
点评: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引出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然后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简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感情铺垫。)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检查反馈:
点评:学生人人参与,在补充、完善、争辩中,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和敏捷性。)
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通过侧面描写,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回味。
2、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6)、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于是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全景效果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李白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点评: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诗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多次想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
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启迪质疑。
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 “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 “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点评: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赞美蜜蜂。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赞美。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
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实践,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点评: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
”的确,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是创造的雏形。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王国,自由驰骋。通过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整首诗的内容,而且更好地带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四)、师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集体品读)
三、升华感悟
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同学们学了这两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个《秋浦歌》品颂会。
点评:《秋浦歌》品颂会,有效地把知识向外延伸,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体现了大语观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古诗教学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内容,大概缘于我对古人化的情有独钟吧!所以在上古诗的时候,我特别有激情,也渴望着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灌输给我的学生们。
虽然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说,让他们掌握古诗的背景和一些相关的学知识对于他们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我还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的写作背景和一些学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而学生那似懂非懂的眼神中却还透露着些许的兴趣,个个饶有趣味的听我讲着……
秋浦歌》《蜂》是唐朝著名诗人的巨作,在导入题时,我运用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回乡偶书》的作者引出李白(因为我在《回乡偶书》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过李白与贺知是好友的事实),此环节也可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回乡偶书》的作者。然后,我又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李白浪漫主义色彩中的丰富想象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要多读多想。果不其然,学生对于浪漫主义的概念犹如雾里看花,什么都不知道,但也按照要求在古诗学习中多读多想了,毕竟学习李白的诗不是一根筋到底的事,还要多绕几个弯。
李白的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斥着浓浓的愁味,所以,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也紧紧抓住“愁”这一诗眼,开展了朗读教学的训练,理解与体会诗人的情感。在中间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加入了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的写作背景,个人认为写作背景的加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整堂下,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也确实投入进了古诗的境界中,细细地品着诗歌。只是我在教学环节中的些许失误以及堂的时间关系,使学生缺少了一次锻炼想象表达能力的机会。
劳动的开端。
教材分析:《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就是节选于本书。从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会本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的详略,更好地领会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3.理解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的详略。
教学难点理解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师: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学生:预习、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 揭示题。
今天我们学习《劳动的开端》,作者是吴运铎。你们对或作者有哪些了解?谈一谈。
教师可以适时简介吴运铎爷爷及他小时候家中的生活困难情况,告诉学生本节选自吴运铎爷爷所写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
出示题,理解:“开端”,开头的意思。
二、认读字词。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注意本几个多音字的读音:挑(tiā)脚、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动身、落(là)在后头。(认读本的生字和少数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三、初读,分段。
初读,给分段。小组交流:说出各段的分法和各段的主要意思。
师生讨论,第9自然段应归第二段还是第三段,讲明理由。
3.讨论其他分段方式,合理的,教师予以肯定。
语文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及教学反思2 一 了解诗人,初读古诗,激发兴趣。1 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来吗 指名背,再齐背 2 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李白。当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已经走到了一个死...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第一单元 第一课 龙的传。人1第二课 大人们这样。说1第三课 叶公好。龙1第四课 乐山龙舟。会1第五课 语文天。地1第二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书1第二课 忆读。书1第三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1第四课 我的 长生。果1第五课 综合活。动1第三单元 第一课 献你一束。花1第二课 微。笑1第三课 礼。物...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 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本册教材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稿 的基本理念与具体内容目标为依据来编写,体现了新世纪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以学生的数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