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师:我们又学完了这一单元,很高兴大家都有了许多收获。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二,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2.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二。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3.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学会读书质疑;阅读品味,感受语句的表达不同,效果也不相同;朗读记忆,学会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阅读时品词品句的习惯,在比较中提升语感能力;养成观察与记忆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出示“交流平台”内容。
1)翻开课本,自读“交流平台”。
2)同座交流,说说我们又知道了哪些阅读方法。2.阅读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好的方法呢?3.班级交流读书方法。
第1页共8页。
4.学以致用:
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腰,在家里威风凛凛,牢牢地统治着我和弟弟。放学后,我们写作业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巡视,虎视眈眈,不放过我们的一举一动。谁要是胆敢溜出去玩,准被他的虎爪抓回来,狠狠地教训一顿。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腰、威风凛凛、虎视眈眈)
2)这个小片段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爸爸的?(外貌、神情、动作)
二)“识字加油站”出示“识字加油站”的生字1.大声朗读生字。
2.观察生字,说说你们的发现。注—驻抄—钞赔—培堵—赌煤—媒芬—氛。
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每组中的两个字读音相同,都是同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每组中的两个字声旁相同;都可以根据字的偏旁来区分这些字的意思。dǔméi
fēnzhù
chāopéi
这些字的意思都和偏旁有关:贝字旁的字一般与金钱有关系;木字旁的字大多和植物或者木制的物品有关;反犬旁的字大多与动物有关。
可以通过字的偏旁推测字的意思,识记生字。3.生朗读体会区别。(再读生字,分类识记。)
第2页共8页。
4.你能再列举一些像这样的生字吗?5.梳理小结:
形声字:声旁相同,读音相同或相似;形旁相同,意思有关联。我们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和区分它们。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1)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体会。(2)班级交流学习。
体会第一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三个“没有”,更鲜明地强调了当时的条件很差。第二句表达条件差的程度不如上一句。
体会第二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第一句重复运用“……的时候叫”,强调了这条狗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叫。
3)你能选择其中一句,模仿说句子吗?(4)小结。
从这两组句子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第一句话能够起到强调某种意思的作用,语气更加强烈;而第二句话则比较简洁、平淡。像这样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手法,叫作反复。
2.出示第二题的句子。(1)大声朗读句子。
2)思考并说一说这是什么句?设问句。(3)照样子,你也写一写吧。
难道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吗?当然不是。设问句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4)小结。
第3页共8页。
设问句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设问句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板书:设问句自问自答)
四)日积月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注释:
好问:勤于向人请教。好(hào)。裕:充足;充裕。审:详细;仔细。
笃行: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孰:谁。惑:疑惑。1.说说句子的意思。2.学习交流句子意思。
第一句: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学识就不会有长进。
第二句: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第三句:有智慧和才能的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成才;如果不提问,就不会知道更多。
第四句: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会没有疑惑呢?
第4页共8页。
2.读读背背。3.测试背诵情况。4.梳理小结。
这几则古代的名人名言都是与提问有关的,告诉我们只有多提问,多思考,才能进步更快。
四、拓展阅读。
师说[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第5页共8页。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会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最终不能理解了。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懂得道理也本来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我向他学习道理,哪用知道他是比我早出生还是比我晚出生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是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里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了解断句,不能解开疑惑,有的向老师求解,有的却不向老师求解,小的方面去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向他人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的,就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近乎谄媚。”唉!
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
第6页共8页。
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五、动漫微课。
设问。设问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就是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做标题,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使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
有的将设问句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蝙蝠和雷达》的第二自然段就是个设问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段话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写飞机过渡到写蝙蝠,又引起了读者对蝙蝠如何在夜间飞行的注意和思考。
还有的文章为了突出关键性的内容而使用设问。(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如《呼风唤雨。
第7页共8页。
的世纪》就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也引出了下文对人类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的描述。
在文章中运用设问时要注意:问句和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要起到提醒读者,引起下文的作用;要用在节骨眼上,不需要强调时,就不要问。
第8页共8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1 我会填。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1 他看起来小小但已经掌握了操作成为这个公。司最年轻的。2中,她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阵脚步声,感到十分。整个人都直到听到妈妈的呼唤,她才放下心来。3 这间房里布满了的电线,还有许多讨厌的。住着一点都不。2.写出划线句子的反义词。6分 1 曾经,这里...
部编版语文 统编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
第二单元小小 动物园 第二单元小小 动物园 小小 动物园 我的爸爸是 狗熊 我的爸爸为什么是 熊 老爸呢?原因嘛,听我细细道来。我的老爸是一只 瞌睡熊 丁零零,闹钟响了,我该起床了。我洗完脸,吃饭的时候还听到了震耳的 雷声 你们猜是什么?没错,这就是 熊 老爸的呼噜声。每次我都会走进老爸的房间,大声...
部编统编教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语文园地三 导学案。一 新课导入。1.师 同学们,俗话说得好 处处留心皆学问 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 爬山虎的脚 法布尔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写出了 蟋蟀的住宅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2.出示课题 语文园地三。二 目标引领 一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