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发布 2024-03-17 09:25:09 阅读 6704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暮、瑟”等生字,规范书写“缘、输”等生字,掌握多音字“降”。理解“吟”“缘”“降”等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古诗中的画面并联系上下文,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情感与价值。

想象诗中画,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画,读懂诗中意,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古诗中的画面并联系上下文,学习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写作方法,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学生: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

教师:1.制作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板书设计】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苏轼。

看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卢钺。

雪白梅香。各有所长。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古诗是生命的歌唱,是美丽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古诗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

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未知。

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理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不足之处] 1.由于我在教学此诗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估计不准确,因此,在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中显得仓促,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2.在拓展环节,课外延伸的内容多占用了一些时间,致使时间不够用。在课堂上教学的不足,我将努力克服,加以改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争取做得更好。

10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蜗、曲”等生字,规范书写“占、嫩”生字,理解“引人注意、均匀、重叠、孔隙、叶柄、枯萎”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文、观图和实际观察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熟悉课文,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课后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了解学情。

2.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制作演示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部编新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12 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 正确认读本课 液 躯 等生字,规范书写 累 奔 等生字,能正确读写 肌肤 血液 精疲力竭 等词语。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品...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 处处留心,连续观察 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 古诗三首 爬山虎的脚 蟋蟀的住宅 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 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 ...

部编新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 正确认读本课 盐 屹 生字,规范书写 潮 据 等生字,重点理解 天下奇观 水天相接 横贯 浩浩荡荡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等词语的意思。2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 4自然段。仿照课文,按时间顺序写片段 雷雨 2.过程与方法。理解作者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