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参考建议。
行知小学黄周琴。
一、教材简析。
五、六、七、八单元在内容的编排上和前面课文一样,都是以专题组织教材,每单元均有一篇识字课文+4篇或5篇主体课文+语文园地组成。
第五单元以“动脑筋想办法”为主题,通过识字5和《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五的教与学,从各个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动脑筋无处不在,想想办法事事可行。和前几单元不同之处在于本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比较多,《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这三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
第六单元的识字6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现了新时代儿童幸福、快乐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和《王小二》从另一个角度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的画卷,让孩子们在读文中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画家乡》和《快乐的节日》把孩子们的视野又拉回幸福和平的今天。
这组教材在一次次的对比中充分表现了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第七单元由识字7(对子歌)和《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狮子》、《小伙伴》、《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4篇主体课文以及“语文园地”组成,至始至终贯穿了“我们都有好品质”的单元主题。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对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但故事生动活泼,没有教化的刻板痕迹。
本单元在以识字为重点的、一贯的教学中,要渗透道德教育。但千万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生活”课。
第八单元由识字8,5篇主体课文《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语文园地”组成。各部分内容从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身边的科学常识。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单元目标梳理。
三、备课建议。
一)把握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
以专题组织教材是第二册教材编排的特点,每组课文有一个简单的导语引入专题,前后课文之间有内在的联系,相互照应,环环相扣,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把一组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不能单篇孤立。以第八单元为例谈谈两种整体设计思路,仅供大家参考。
1、采用“整体——部分——整体” 的基本模式。
在第八单元教学时,先可以单元前的引言为切入点,这样引入:小朋友,我们的生活是七彩的画,我们的大自然是一本神奇的书,不信请翻开第八单元,看看我们身边藏着哪些科学的秘密。然后让学生自由翻阅单元内容,说说在这些课文中发现了什么?
以整体感知本单元内所有课文的大意,知道这些课文都是围绕“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讲述的。然后用投影仪逐一出示课文插图,如果出现和课文相关的**,让学生大声说出课文的题目,以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外读物中收集与本组主题相关的信息。
如,收集和桥、火车相关的**、资料;收集能捉虫的动物的资料;收集关于地球有引力的故事、资料等等。这样,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收集、处理信息;另一方面在部分教学时,可以把学生收集到语文的课程资源引进到课堂上来,学生的体验也就会更深刻。
在按课文编排顺序进行部分的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比如第八单元中《识字1》、《棉花姑娘》和《小蝌蚪找妈妈》这几篇课文语言较其他几篇生动,可采用精读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而《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类似知识性的小品文,内容也较浅显,则可采用泛读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也就是说完成部分教学后,再带领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一次回顾,让学生说说学完了第八单元,想用什么方法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如:做一份剪报,把收集的**做成一个画册,进行一次关于大自然的知识竞赛,编课本剧等形式展示。
既回顾阅读内容,又回顾阅读方法,并向外拓展。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的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既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收集信息的任务,一定要预先布置,而且布置的越早越好。另外,收集信息的渠道也不要仅局限在书籍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询问、观察获得信息,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中输入关键词寻找资料。
2、重组教材,加强整合。
同样是第八单元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将课文稍加调整,把联系紧密的内容整合进行设计教学。第八单元的课文,我们略加分析会发现《兰兰过桥》和《火车的故事》两篇主体课文与“语文园地”中《我发明的机器》及口语交际《未来的桥》这些内容都与开动脑筋,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有关。特别是《兰兰过桥》和《未来的桥》都是关于桥的,教学时可以这样整合设计: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学生画桥,并展示,进行简单评议;
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你知道桥有着怎样的变化史吗?教师用简笔画或课件让学生了解桥的发展史:
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然后引出课题《兰兰过桥》。
2、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中讲到的桥。
3、 品读课文。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想象中潜水桥,并思考这样的桥架在**,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桥上可以看到什么?从而了解潜水桥的奇妙之处,并进行朗读指导。
4、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关注塑料桥的奇妙,并以此迁移到设计《未来的桥》:你希望未来的桥架在**?用什么材料造的?
在桥上能看到什么?在交流讨论之后,组织课外学生开展“未来的桥”创意设计大赛。
这样,在课文提供的知识场景及学生自己收集的相关知识中来畅想未来的桥,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更浓,学习效果也可能更好。而这个单元中《棉花姑娘》、《小蝌蚪找妈妈》和 “展示台”中的看图编关于小猴子的有趣故事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动、植物神奇的相互关系打开了一扇窗户。这部分内容可以组合成一个板块。
《识字8》中的谚语与《地球爷爷的手》侧重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可加以整合。另外,像第七单元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和口语交际《该怎么做》,第六单元《快乐的节日》和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等内容也可以进行整合。
当然,并不是说每个单元都要这么来重组一下,最主要是根据这个单元特点加以灵活调整。有些内容,我们甚至在开学初就可以学掉了。像语文园地。
五、六中的音序表和音序查字法,这个学期一开学我就教了这部分内容。可以说学生对字典充满好奇,开学第一周,几乎每天中午,孩子们就会。
三、四个围在一起比赛查名字里的字。还有,像94页“展示台”中学习伙伴说的“我在数学书、美术书、**书上认了许多字”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一开学就布置下去,到这里只是给学生一次学习成果展示的机会。
二)关于阅读教学。
老师们拿到教材时第一个担忧就是:课文这么长,学生单是读通课文可能就得花很多时间,哪有时间去理解课文和朗读指导?崔峦老师针对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朗读首先是把课文读正确,即字字读准,包括生字、轻声、变调、儿化等,还要重视纠正地方音;要做到不重复、不添字、不颠倒;读出长句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这一阶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底线。一二年级是课文朗读训练的初期,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上。
学有余力,再指导他们读出感情。
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首先,初读一定要充分。当然单凭课堂上几分钟肯定是不够的,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课上花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从不正确到读正确,从不流利到读得流利。
尤其是长句,教师可以范读。还可以用竖线来标出语气停顿点。如:
第七单元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长句比较多,像“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这句话,就可以这样标出语气停顿点。(出示)在初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把握,比如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提纲契领、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二,要抓住关键词句精读。五六七八单元中的课文大都是故事童话,从语言角度看,以叙述性语言或对话居多。指导细读时要选择重点句或关键词,不要面面俱到。
如《两只小狮子》第七自然段中的重点句是妈妈劝懒狮子的话: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狮子妈妈劝懒狮子的话,边读边想,你认为狮子妈妈的话对吗?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交流讨论后思考:
你认为懒狮子会跟妈妈说什么?可以同桌合作设计对话内容,并分角色表演。再续编故事,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做?
有没有成为真正的狮子?这样,我们抓住这个重点句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朗读、想象,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主旨。再如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中“村子里没有水,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是重点句。
教学时,指导学生结合这句话想象:如果你所住的小区或村子里没有水,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以体会能吃到水,对于村子里的人是多么重要。
从而明白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三,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多读课文并不是傻读,也不是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演演读读、分角色读等都是我们平时常用的形式。
根据这几个单元的特点,我认为以下几种形式也可供大家参考:
1. 画表情,读一读。这里的画一画不是画复杂的图,而是画表情。高兴地、难过地、奇怪地等都可以用简单的表情符号来表示(图例?
)。如《棉花姑娘》一课,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蚜虫时会很着急,画上“”当看到燕子、啄木鸟、青蛙来了时,棉花姑娘会很高兴,因为她以为他们能帮她捉虫,这里画上“”。而燕子、啄木鸟、青蛙因为不能帮助棉花姑娘而感到歉意。
当一群不认识的小虫把蚜虫吃光时,棉花姑娘应该是又惊又喜。而当她的病好了,她咧开嘴笑了。画表情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寥寥几笔的简笔画就可以把语文课激活,把孩子们朗读的兴趣激活!
再如《王二小》一课,在学生初读了课文后,可以问他们读了课文感到气愤不气愤?痛快不痛快?伤心不伤心?
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用画表情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日本鬼子残杀我们的同胞,侵占我们的国土——令人气愤;八路军消灭了全部敌人——叫人痛快;王二小这样可爱的小英雄被杀——让人伤心!再读课文可能会有很大的起色。另外,《乌鸦喝水》《司马光》等课文,都可以让孩子们用画表情的方式体会课文角色的心情。
2.唱一唱,读一读。如根据管桦的作品改编的《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指导朗读时,就可以让孩子们先听一听,唱一唱,再读一读。
3.比一比,读一读。《两只小狮子》一课,指导朗读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两只小狮子的不同,抓住“刻苦” 和“懒洋洋”这两个词来比一比,读一读。
第四,要正确把握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第五单元中《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都是传统课文,但之所以到今天依然被选进教材,主要原因是课文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教师往往为了将传统课文上出新意,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却忽视了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
如课文《称象》写的是年仅7岁的曹冲在当时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从**们的议论中受到启示,想出称象的办法,这是多么智慧和勇敢的事。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体现的价值。但是课后的学习伙伴提示:
我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我想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其实如果这里不提示,我们在上课时一般也会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他们会想出很多办法,而且在今天这样的条件下,有些办法可行性还很强。很多上过这一课的老师可能会有同感。但如果教师就此打住,也就陷入了一个误区。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了,可是文本的价值取向却被忽略了,那么也就失去了语文的育人作用。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超越课文,设想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但不能以思维求异为最终目的,而要在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引导学生再向前一步思考:在曹冲当时的情况下,这些办法可行吗?
同时,抓住课文中“曹冲听了**们的议论,站出来说”这句话谈谈对当时情况下曹冲想办法称象的感受,在“异中求同”,从而体会这位古代7岁儿童的智慧和勇敢。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比力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听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阿凡提的聪明才智,提高识字和朗读能力。采取先集中识字再学文的方法来学习。2 感受阿凡提的智慧,学会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重点 识记生字。难点 体会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教具 ...
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测试题题库一年级语文下册月考题一
三年级语文月考 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w n qi ng zh hu z n j ng r n r ng p l o q n f n j l t n q n 二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内蒙古 m ng m ng 蓬勃 p ng p ng 咱俩 li ng li 嗓子 s ng s...
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测试题题库一年级下册语文知识荟萃
知识集萃。使用建议 以下资料,家长们可以 提供给孩子们在睡前几分钟有计划地分多次读记。一些孩子在平时测验时容易出错的重要内容可以挑选部分抄写或听写 第。一 二单元语文知识集萃。一 归类识记生字 读记 1 zh 枝植值站张照装 2 ch 处 3 sh 梳梢耍诗首事晒收。4 r 软认 5 z 澡栽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