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清学稿第一课时。班级姓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佚( )之狐共( )其乏困秦伯说( )
秦军氾( )南夫( )晋,何厌之有无能为( )也矣。
若不阙( )秦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夜缒( )而出
杞( )子逢( )孙失其所与,不知( )
2、 文学常识填空。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又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史书,相传为( )末年国史官所做,主要记载了( )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并称为“春秋三传”。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zhuì)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 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c. 失其所与,不知(zhì):知”通“智”,明智。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防守
e. 共(gòng)其乏困:共同,一起。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师必退。
2)辞曰。3)是寡人之过也。
4)夜缒而出。
5)越国以鄙远。
6)焉用亡郑以陪邻。
7)何厌之有。
8)又欲肆其西封。
9)若不阙秦。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1)因人之力而敝之。
12)失其所与。
13)以乱易整。
5、翻译句子。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整洁等级日期。
批语: 资料链接:
**围郑形势图。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混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
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
”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
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清学稿答案。
1、yì gōng yuè fán fú wéi quē fú zhuì qǐ páng zhì
2、《左传》 《春秋左氏传》 编年体史春秋鲁左丘明东周公羊传谷梁传。
3、( e )
4、(1)军队。
(2)推辞。
(3)这。(4)用绳子拴着人从下往上送。
(5)把。当着边邑。
(6)何因为。
(7)通“餍”满足。
(8)延伸、扩张。
(9)侵损、削减。
(10)(如果)没有。
(11)依靠损害。
(12)结交、亲附。
(13)替代。
5、(1)因为郑国(曾经)对晋国没有礼遇,又对楚国有二心。
(2)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增强学习的有效性。2.反复读文,能根据文意,给指定的文段断句。3.熟读课文,给文章拟题目,概括主要内容。4.结合语境推测实词 虚词的意思,将重点词语积累到活页纸上。二 重点难点。断句,理解内容,积累词语。三 教学过程。环节一 明确高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第一课时
精品文档。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李桂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 左传 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3 掌握文章 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第一课时
学习 好资料。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李桂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 左传 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3 掌握文章 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