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第一课第一节 A4

发布 2024-03-03 04:15:06 阅读 3047

经济常识第一课第一节知识复习。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即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品有了剩余,偶然地出现了劳动产品的交换,这样就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3、商品生产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剩余产品增加了,产生了私有制,于是就产生了商品生产。

4、商品生产的含义。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

5、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6、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可称为物品。

经过人类加工的物品叫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

从范围上看:从大到小依次是:物品、劳动产品、商品。

从产生时间看:物品是早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劳动产品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联系: 物品包含了劳动产品、商品,也包括了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界的东西。劳动产品包含了商品。

物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就成为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就是商品,反之商品退出流通领域,就是一般劳动产品,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第二框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

1)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使用价值的性质。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

2、商品的价值——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二。

1)商品价值的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2)商品价值的性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人和人的关系。价值还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其他物品、劳动产品都没有价值。

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使用价值和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或者说既对立又统一。

1)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成为商品。这是因为:

作为商品,它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因为价值是抽象的东西,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在具体的物质上面,所以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又是用来交换的,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的,也就不会形成价值,所以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

作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有的劳动产品虽然很有用,但不是用于交换,就没有价值,也就不是商品。所以,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2)对立表现在:任何人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因为: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获得价值,而要想获得价值,就必须将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通过付款等形式将价值让渡出去。假如自己生产又自己消费了,那肯定不是商品。

4、理解交换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靠高度精密的仪器也难以测出来,商品自身也无法表现,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以1把斧子换15千克大米为例,用等式表示为:1把斧子=15千克大米,l把斧子的价值是通过15千克大米表现出来的,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15千克大米的价值并没有表现出来,若它要得到表现则应为:15千克大米=1把斧子。也就是说,等式两端的商品在交换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位置不能颠倒,等式右边的商品是等式左边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5、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要交换,就要进行比较,就必然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二者成正比例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形式。

而内容和形式的地位是不同的。所以等式两边不可颠倒。

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的含义。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注意价值和价值量和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质和量的关系。就质来讲是指耗费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量来讲是指劳动量的多少即价值量。)

2、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生产同种商品,不同的生产者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这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2)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理解注意三点:

第一,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并非指绝大部分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第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比如,在同样使用机器织布的生产条件下,由于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高有低,生产经验有多有少,体力有弱有强,劳动态度有勤有懒,因而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是不一样的,生产同样一匹布的劳动时间也就不同,有快有慢,而大多数生产者或企业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三,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参与平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的劳动时间,但这个“社会平均”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抽象,并非由某个计算中心计算出来,也并非不再变化,而是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劳动生产率。

1)含义: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2)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单位、企业或某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效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部门或整个行业的劳动效率。

5、明确几组关系。

1)商品价值总量是指某部门或某一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价值量的总和,它等于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乘积。

2)使用价值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产品数量。

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导学案

学案33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课前自主复习。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一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二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三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四 物质。课堂小测。1 2010高考 全国新课标卷20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的...

第一节开学第一课

留凤关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 备课教师 杨幂。李春钢。开学第一课导学案。一 老师做自我介绍。揭示课题 开学第一课。二 活动一 回顾展望。1.了解上学期的数学成绩。2.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优秀学生谈谈,交流师生感情。3.明确取得好成绩的诀窍 平时踏实学习与作业,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多复习...

电子备课第一课第一节

授课人路吉堂备课时间8.28上课时间9.2 执教班级 课题。第一课第一节你了解自己的情趣吗。新授。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型 新授 复习 习题 实验等 这一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目是 丰富多彩的情绪 主要讲了什么是情绪,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目是 情。教学。目标。绪不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