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定义与命题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3-01 19:10:06 阅读 6834

课题: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

沙县三中关礼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会区分某些语句是不是命题.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3.通过举反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让学生学会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命题的概念,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难点:正确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生活片断来引入生活中交流时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②对定义含义的解释;

举例说明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所熟知的定义第二环节:命题含义1.了解命题含义。

活动内容:①师:如果b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如果c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如果d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学生自编自练:如果___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老师归纳:同学们在假设的前提条件下,对某一处受到污染作出了判断。像这样,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你喜欢数学吗?作线段ab=a.

平行用符号“∥”表示。

这些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们就不是命题。2.反馈练习。

活动内容: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熊猫没有翅膀;

任何一个三角形一定有直角;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⑷a、b两条直线平行吗?⑸晴朗的天空;⑹作线段ab=cd;⑺若a2=4,求a的值。

师生共同归纳:一般情况下,疑问句不是命题。图形的作法不是命题。)第三环节:探索命题的结构活动内容:

1.**命题的结构特征。

观察下列命题,发现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如果a=b,那么a2 =b22.总结命题的结构特征。

1)上述命题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

2)“如果”是已知的事项,“那么”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结论.(3)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结论,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3.巩固练习第四环节:思考**活动内容:

1.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正确的命题,哪些不是正确的命题?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结论: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2.**真假命题的验证。

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但是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无论验证多少个特例,也无法保证命题的正确性.如何验证命题的正确性呢?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我知道了我掌握了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收集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新学的部分定义、命题2、第题。

第七章 重力第一课时

自学目标 1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 通过实验 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重点 难点 重力的方向及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自主学习。1 重力的产生。学生阅读课本,找到重力的概念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学生分析 重力的施力物是 受力物是例如,苹果...

第七章 力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重点 难点。1 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 1.力。2.力的单位。3.力的作用效果。一 学生自学。1.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定义与命题》第一课时导学案

定义与命题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定义 命题的含义。2 体会实际生活中定义 命题的作用与必要性。学习过程 环节一定义的含义。自学课本p218 p219做一做以前的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1 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是给出它们的。例如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