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劳动教育的第一课堂

发布 2024-02-27 00:50:06 阅读 4187

作者:李玉桂。

**:《家长》2019年第01期。

一个从小坐享其成、骨子里没有劳动意识、血液里没有劳动细胞、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即便“学富五车”,读到博士,他又怎么会想着去劳动呢?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要吃饭、穿衣,这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这些饭、衣从**来?当然从人类的劳动中来。

因此,就整个人类而言,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作为社会培养人的教育,其实质和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创新能力。

按人生存的需要度,劳动可分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三大类。自我劳动即人生存、生活需要的最基本劳动,如喝水、吃饭、穿衣等;家务劳动即维持家庭生活正常运转的劳动,如扫洒庭除、做饭洗碗、养花弄草等;社会劳动是人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社会化劳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不以报酬为目的服务他人、造福社会的志愿劳动。这其中,自我劳动和家务劳动关系最为密切,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融合,极难分割。

伴随着人的成长,人的劳动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了喝水吃饭,伸手获取;喝汤学会了用勺舀,吃菜学会了用筷夹,吃鸡蛋学会剥掉皮;渐渐地还学会了穿衣、洗衣,做饭、洗碗……及长到一定年龄,还要渐渐学习掌握一种或若干种谋生的本领,并通过劳动获取生存、生活的物质资料。因此,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劳动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对人来说,劳动不但是一件必须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人?娗天然也存有惰性。如果没有后天有意识的教育,当人的生理生存需要满足后,人就会懒得再劳动。

要让劳动成为孩子成长的“必须”,就需要后天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劳动的意识和习惯,一旦这种劳动意识形成,孩子就会变得勤快起来,使劳动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活动。

孩子的劳动意识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应从娃娃抓起,要从让他们独立吃饭、穿衣、洗手、洗脸、洗衣抓起,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生活能力;等到年龄稍大,就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他们“家人为我、我为家人”的服务意识,家庭责任担当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走出家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再延展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服务劳动意识。如此,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生活能力强、热爱劳动、有责任、有担当的有用之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 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 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病学者麦灵格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 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 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合水平。精神病学者麦灵格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合情况,不但仅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 知书达理 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一个略懂人事的少年,这个成长过程都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一成长阶段是孩子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