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仍是宏观的,家庭教育才是微观的、具体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家庭的功能是学校与社会无法代替的。
我们将家庭的功能做一个总结,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石。创造健康环境,灌输有益知识是从教育的开始。
(二)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健康个性的重要环节。父母的榜样,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训练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塑造雏形。
(三)家庭教育也为孩子适应学校生活,走进集体,与人合作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坚强基础。父母应促进孩子的与人合作性、合群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学龄期内孩子在集体中的形象,将为其以后走上社会提供丰富、深厚的心理储备。
学校也是小社会,是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试验场和练兵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走向成功,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形成崇高理想。
(四)家庭教育还能帮助孩子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情感与人格的升华。父母能否成为子女的人生顾问与导师,取决于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得到孩子崇敬和信任,就会使他们自觉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并依靠从父母那儿得到的正确观念来待人处事和追求自己的未来与人生。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每一个人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飞跃,而父母就是子女社会化的 “主要代行者”,如果父母不称职,或我们需要给孩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孩子更需要我们精神上的陪伴。孩子3~6岁是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很多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形成都在这个时期完成,要不怎么说“三岁看到老”呢!所以这个时期作为妈妈的我们应该更加多的去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者家庭功能不良,孩子的社会化就容易产生障碍。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怎样才是真爱孩子,却大可商榷。现在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不同类型的孩子不同的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们不要渴望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方法,别人的方法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切不能随意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孩子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问题是个性的、方法也是个性的。只有充分了解你自己和你的孩子,根据家长的类型和特点,根据孩子的类型和特点,有的放矢的寻找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可见,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至关重要。为了在教育过程中少犯错误,家长要多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通过与其谈心聊天、玩耍游戏,来观察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进而掌握孩子心理,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和培养孩子。
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要多交流,集思广益;合格的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勤于思考,顺势而为,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法;要善于从别人那里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摸索总结教育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进而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要治孩子“病” 父母先“吃药”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除开自我控制力较弱、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外,孩子们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经验性逻辑思维)发展;集体意识与个性正在发展,开始意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任务,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人际关系以垂直关系(**与儿童)为主,逐步向横向关系(同伴之间)为主发展。
最初受**特别是教师影响很大,以教师为绝对权威,以后逐步接受同伴影响的比例越来越大。
当代孩子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但是综合能力及素质有待提高,因为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所以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
其实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段,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学,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
那么是不是家庭教育只要抓了就能够发展均好呢?其实不然,班级里有不少孩子家庭教育也抓得很紧,可是成效却并不大?那么如何科学的抓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家长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在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
其次,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最后,家长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应充分信赖老师,因为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
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的对照镜子改进的过程。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习惯是首要的。家长会上,我会委婉地提出这些建议:
父母说话算话,说了就要做;父母要给孩子示范用心倾听各种声音,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随意插嘴;做事有计划,不能太宽容孩子的心血来潮和胡思乱想,要让孩子习惯于行动之前做计划,并使计划趋天可行;让孩子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对一切来自他人的帮助都应心存感激,对于一切妨碍他人的行为都应心存愧疚……
对于低年级学段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据有关科学数据显示,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记得也很牢,但是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却极其底下,所以天性会使他们进行无意识的尝试,然后根据尝试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目的来判断做法的正确性。由此看来,在这时父母的引导方向就非常的重要。
3、鼓励家长多看书。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没有哪一位家长天生的就能把孩子教育好,关键取决于家长的不断学习。经验表明,那些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学习家庭教育基本知识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得心应手。反之往往事倍功半。
每个学期,我都会大张旗鼓地举行“读书汇报竞赛”,孩子和家长角色互换,轮流当选手和评委。刚开始,一些家长打退堂鼓:有的借口说“忙”,我连忙“恭维”:
“您家宝贝可棒了!她可在下面看着您呢!……有的觉得自己上不了台面,我马上给他打气:
“您不是要求孩子争上游吗?您不争取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到上游呢?”…哈哈,在我的“煽风点火”下,大部分家长自然不甘落后,积极地投身到“书海”,久久不能自拔。
现在啊,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读书“一石二鸟”的益处,感谢我都来不及呢!
坦白地说,作为一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个家庭的思维或成长方式,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去引导和督促。就在我执笔期间,zhu的妈妈打**说她儿子不开心,因为老师批评他了。
紧跟对我提出要求:尽量不要批评他,说这样会伤害他。我很难过:
批评就是伤害吗?毫不客气地讲,不是老师在伤害她的孩子,是她自己的做法最终会给孩子带来了伤害!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家庭教育引导这个问题,我始终抱有“冷静的眼、温暖的心”的态度。这是一个反复、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
我们老师有义不容辞的引导的责任!同时——尊敬的家长们,你们也必须明白:“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获得了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变得迥然不同。
没有天生的不良少年,只有后天的不幸少年!”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与否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全面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要有正确评价,不能有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和急躁情绪,言行举止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为可敬、可信的人。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促进,为孩子打造一个更美的未来。
长的习惯影响孩子的习惯。
家长的品德影响孩子的品德。
家长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思维。
家长的观念决定孩子的未来。
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有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甚至比中考、高考都要巨大。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帮助孩子顺利地走好这一步,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当今都是独生子女,前边没有任何经验的积累,中间又不允许出现失误。这对每一位家长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的八个变化:
1.生活节奏的变化、2.学习环境的变化、3.人际关系的变化、4.
行为规范的变化、5.学习方式的变化、6.培养目标的变化、7.
评价形式的变化、8.家长期望的变化。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孩子入学后家庭教育的20个误区。
1、不重视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
2、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坏话。
3、回家后训斥孩子。
4、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
5、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6、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7、只鼓励孩子学习课本知识。
8、孩子教育没有性别化。
9、一上学就与上中学、上大学挂钩。
10、家庭内部教育观点不一致。
11、隔辈人对孩子的过渡呵护。
12、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
13、一味用**的思维教育孩子。
14、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
15、不重视孩子和同伴的交往。
16、与学校老师缺乏沟通。
17、家长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18、忽视限时训练。
19、剥夺孩子玩的时间。
20、陪读、请家教走入误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 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 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病学者麦灵格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 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 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合水平。精神病学者麦灵格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合情况,不但仅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 知书达理 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一个略懂人事的少年,这个成长过程都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一成长阶段是孩子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