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 水滴里的生物
2.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大体编写结构是: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和概貌。
预期学习结果
1、 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2、 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 了解列文虎克世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观察、人事微生物。
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教时 1 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镜、显微镜、烧杯。
学生准备:抹布、水样。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 观察水样。
引导学生取出水样,交流水样的采集地点,肉眼观察的发现和想进一步了解的知识。
二、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带领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并尝试用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三、认识微生物,了解列文虎克。
交流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之后的发现,用语言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所观察的现象。了解列文虎克的故事。
四、拓展。了解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1、出示水样,要求学生把采集的水样由瓶子倒进烧杯,提醒保持桌面整洁。
2、请学生观察水样。
3、教师质疑学生发现:水滴里面除了一些肉眼可以看见的小颗粒外还有有其他的吗?借助什么来观察可能会有收获?
4、教师示范用法。强调轻拿轻放。
5、教师强调: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6、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
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7、简单介绍列文虎克的故事。
8、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微生物?怎么证明他们的存在?
1、倒水。2、学生有序观察观察,然后进行交流。
显微镜:3、生按顺序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4、小组汇报交流,选取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学生观察投影中的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特点。
6、学生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7、请学生小组为单位课后解决。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2. 做酸奶。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继前一课从整体上认识微生物地概况之后,再分类认识其中常见的一类微生物——细菌。通过本课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知道细菌具有双重作用,引发学生关注病菌的传播。在设计上,本课以做酸奶来激发学生研究细菌的兴趣和愿望,推动学生带着“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的问题,主动查找资料,进而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分布及繁殖特点,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预期教学效果 1、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地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3、知道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做酸奶地活动。
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教时 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酸奶、存牛奶、保温壶、小盆、白糖。
学生准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谈话引出课题。
二、指导学生制作酸奶
1、同学们是否喜欢喝酸奶?知道酸奶是怎么做的吗?想动手尝试吗?
2、教师示范做酸奶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
牛奶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最好请家长帮助,加热后一定要冷却到35~40℃
加入酸奶后要保温5~6小时。
酸奶做成后放入冰箱不可太久,变质的酸奶不可以饮用。 惊喜
学生回去后有条件的尝试制作。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资料、
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品尝酸奶。
二、认识酸奶的制作原理。
三、体验其惊人的繁殖速度。
四、认识细菌的功与过。
1、请同学们把自己小组做成的酸奶拿出来进行品尝,选出每小组一名评委。
2、教师介绍: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合起来只有头发丝那么粗),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繁殖迅速(几小时内可以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出细菌的繁殖数量。
4、酸奶是怎么制成的呢? 教师进行小结。
5、引导学生讨论:今天我们认识了细菌的特点,你能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细菌有着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危害呢?
1、品尝酸奶,评选出最好的。
2、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细菌的了解进行介绍。也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
3、学生阅读资料,学习操作。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8192-16384-32768-65536(16代)―131072―262144―524288―1048576―2097152(21代)
4、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7、交流汇报:捂住鼻子打喷嚏、勤洗手、用热水冲洗筷子等。
引发我们生病的细菌我们称之为病菌,你有哪些好的办法帮助我们预防它们?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3. 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顺序进行编排,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一、观察,认识霉有不同形态。二、设计并进行控制变量的**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三、运用研究成果,**防止霉变的方法,四、霉的作用,害处,尤其是抗生素。
预期教学效果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指导霉菌也使微生物的一种。
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性实验。
教时 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
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了解到霉有颜色差异。
二、用显微镜观察,认识到霉有形状差异。
三、**发霉的条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出示发霉的馒头,请学生观察。
2、请学生借住放大镜进行观察。
3、分发显微镜,要求仔细观察,用图画画下所看到的霉菌样子。
4、师给于肯定,提出质疑:这些霉菌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呢?根据是什么?
5、让学生做出**,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实验。比一比谁最快发霉,发霉最多?
6、师分发同样对的同一时间生产的馒头。 1、学生观察带来的发霉食物,比较其颜色,认识到颜色多样:黄、绿等。
2、汇报发现:在放大镜下看到的霉成颗粒状或则丝状等等。
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师给于指导。然后汇报。
4、引发学生的讨论。
温暖潮湿?温暖干燥?寒冷潮湿?寒冷干燥?
5、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如何实验。
6、进行实验。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
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展示霉菌生长情况,比较得出: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二、讨论食物和其他物品防止发霉的办法。
三、霉的功与过。 1、请同学们出示各小组地馒头发霉情况,比较生霉的多少。
2、师小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滋生与生长。
3、引发讨论:那么我们该怎么来防止发霉?
4、介绍其他一些防止生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
5、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6、霉菌在生活中经常可见,我们有时要运用它,有时要避开它。介绍霉的功与过。(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孚莱明-青霉菌-青霉素,使食物霉变) 1、小组展示并介绍馒头是在什么环境中。
2、进行记录。
3、讨论得出:寒冷、炎热、干燥的环境中都不易发霉。
4、黄梅天气后晒衣服,食物的存放等等。
5、学生自学。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认识植物构造,是由宏观逐渐走向微观的。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认识到细胞的重要作用。内容有:
一、说明细胞就好像是构**体的“积木”。二、让学生观察几种细胞的**,引导学生发现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及特点。三、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比较动植物细胞的不同。
四、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细胞及其发现。
预期教学效果 1、能有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拨并进行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时 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
学生准备:洋葱、小刀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
一、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二、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区别。
三、进一步了解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
1、通过谈话(积木)引出细胞,请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认识各种细胞。
2、组织讨论:细胞有些什么特点?
3、组织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教师具体介绍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制作方法,及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4、教师到小组中巡视,具体指导有困难的小组完成实验。
5、组织汇报。
6、提供人体表皮细胞切片给小组进行观察。
7、引导学生自学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8、了解细胞的特殊作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第一单元家政家用电器。第1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一 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初步认识电。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3 了解点的好处和弊处。二 教学重点 难点。知道电是从 来的。三 教学准备。投影片。四 课时安排。1课时。五 教学过程。一 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观察图...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教材分析。本课共有3页彩色插图,其中第一页的主题是 不懂就问 第二页和第三页的主题是 勤于搜集资料 第一页四幅小图,分上下两块安排。上面一块图的右下方是页页插图的主题,左边是一位小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右上方是两位小学生参观校史馆,向老师询问有关问题。可以看出两位小学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习作六
习作六。一 教材分析 本次的习作训练是写一篇写人的文章,所以习作指导必须围绕写人这类文章的要素展开。与以住写人的文章训练不同的是,这次是要写一位离自己生活相对而言比较远的 陌生人,而且是身份特殊,是自己家乡的名人。这就使学生的习作心理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这种状态来自于两点 一是对名人的仰望导致的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