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说明。
为使我校的招生和教学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说明。在此我们给出了各年级入学考试对知识的要求,它基本上不超出相应的小学教材,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希望通过对知识范围的限制,引导家长和教师在复习迎考时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理和创造性思维,而不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模仿型技能的灌输。
一、概述。一) 调查试卷安排。
入学调查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有a型、b型两种,每个考生只解答其中的一种类型。第ⅰ卷为思维能力初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50分; 第ⅱ卷为逻辑能力测试,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20分;第ⅲ卷为思维能力复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二)录取方式。
录取和分班只要依据由卷面成绩转换而来的标准总分。每卷标准分的转换公式是×40(第ⅰ,ⅲ卷),20(第ⅱ卷).原来在仁华学校学习的考生将五年级两次期末思维能力调查成绩的标准分乘以4.
5%,语言部分成绩的标准分乘以0.5%,以附加分的形式计入。期末调查的标准分按照公式+50计算,将三卷的标准分和附加分相加即得标准总分。
二、内容。一)思维能力测试。
1.计算。1)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这里的除法既包括整数之间相除时的带有余数的除法,也包括一般意义下的除法。
2)分数的约分,假分数与代分数的互化,分数与小数(包括循环小数)的互化。了解幂次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运用运算性质与定律,并结合题目特点进行速算与巧算,这里包括等差数列的求和。
4)各种数的大小比较及不等号的概念,四舍五入与约等号,根据需要进行恰当精度的估算。
5)能够根据新定义运算符号的规则进行计算,不要求各种进位制之间数的转换和等比数列的求和。
6)不要求繁分数、百分数与比例的计算,不要求各种进位制之间数的转换和等比数列的求和。
2.应用题。
1)应用题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为:和差关系,倍分关系,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2)应用题的典型类型有:和差倍分问题、鸡兔同笼问题、上楼梯问题、植树问题、盈亏问题、年龄问题、平均数问题、行程问题(包括时钟问题和水中行船问题等)、牛吃草问题、工程问题。
3)求解的基本方法为分别从条件和结论入手的综合法与分析法,要注意利用图示的辅助功能(特别是在解行程问题时),并善于将已知条件用恰当形式写出以便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而求出相关量。特殊方法是假设法、倒推法。
4)解应用题常用的技巧是:①要考虑到间隔数比总个数少1;②选取恰当的量作为一个单位;③注意利用题目中的不变量,如个人的年龄差保持不变;④求平均数时要考虑到权重,并恰当选取基准数。
5)与其他知识相综合,或者需要全面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的应用题。
6)允许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应用题,但所有题目均有算数解法。为更好地思考思维能力,试卷中的应用题将尽量做到“算术容易,代数难“
3.几何。1)点、线段、直线的认知,直线平行、相交、垂直以及垂线的概念。角的构成、分类和计量方法。
2)三角形的认知、分类及各种三角形的几何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知、几何特征与相互关系。圆形、扇形的认知与概念,圆心角的概念。
3)各种直线形和圆形、扇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掌握几何计算的基本技巧:平移、割补、以及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同作等积变形。
4)能够从简单立体图形的平面示意图想象出空间图景,并作出推理与判断。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图示、表面展开图、以及表面积和体积德计算。
5)理解图形的对称性,并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6)通过观察和推理对所给图形作出恰当地分拆与组合。
7)了解格点的概念,并会在格点阵中计算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8)不要求勾股定理和与相似形有关的知识,不要求格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4.整数问题。
1)整除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被整除的数的数字特征。
2)质数、合数的概念与判定,质因数的分解。
小学奥数六年级奥数工程问题
小学奥数六年级奥数第一讲 工程问题。例题 有甲 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2天 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 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知道王师傅完成甲工作的时间少,张师傅完成乙工作的时间少,所以分配任务时,...
小学六年级奥数
1 2019.1.31 综合试题 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 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 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2 2019.1.30 综合试题 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
小学六年级奥数
一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 甲数是乙数的,丙是乙数的倍,甲数是丙数的。2 某班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 一个长方形的长减少,要使它的面积不变,宽应增加。4 把甲班的人数的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乙班人数是甲班人数的。5 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另一边增加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