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六年级语文读书竞赛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题

发布 2024-02-09 11:50:11 阅读 8481

一、在左右两边有关系的词语之间画上连线。(6分)

1.《天方夜谭》 法布尔。

《伊索寓言》 高尔基。

《西游记》 阿拉伯。

《昆虫记》 奥斯特洛夫斯基。

《童年》 希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吴承恩。

2.亚里士多德英国。

马克思中国。

袁隆平前苏联。

莫扎特希腊。

达尔文奥地利。

加加宁德国。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4分)

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英文。()

世界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传》。(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巴拿马运河。()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塑料都不导电。()

电风扇不能降温。()

稀土不是土。()

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于1981年在陕西洋县被重新发现。()

三、选择。将正确答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世界第一长河是()

a密西西比河 b长江 c.亚马孙河 d尼罗河。

2.高压锅做饭快的原因是()

a密封性能好 b增加了配件 c提高了水的沸点 d材料传热快。

3.十进制、二进制的故乡是()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希腊。

4.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猪、鸡、鸭、鹅等畜禽都起源于()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希腊。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一)绿阴不减来时路三衢道中》曾几) ,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杜甫)

独怜幽草涧边生滁州西涧》韦应物)

二)少壮不努力。

黑发不知勤学早。

策马前途须努力, 。

五、读下面两段话,回答问题。(22分)

一)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满口黑牙的司机摇下窗户对他大叫了一声“猪!”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你从这段话中明白了什么?

二)中美建交前,一位美国记者曾讥讽地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呢?”对这样一个不友好的提问,***庄重又风趣地回敬道:

“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战利品嘛,是他作为礼物送给我的。”

美国记者讥讽什么?

“战利品”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战利品”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强调是“朝鲜的战利品”?

***的回答妙在何处?

六、读短文,回答问题。(60分)

一)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把耗子叼到嘴里。

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渔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它完全不同的圈套,也绝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

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

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乌鸦的摹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

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脚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但在一些地方人们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的腐尸烂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发出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臭而来。

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1.“鸟中诸葛”是什么意思?

2.你认为乌鸦是“鸟中诸葛”吗?为什么?

二)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记得我13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母亲没有丈夫,也没有亲戚,够清苦的,但她经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

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他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我16岁时,母亲成了耐斯市美蒙旅馆的女经理。这时,她更忙碌了。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

马上找来医生,作出诊断:她摄取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隐瞒的疾痛——糖尿病。

她的头歪向枕头的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1932年赢得的耐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

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巴黎很快失陷,我辗转调到英国皇家空军。刚到英国就接到了母亲的来信。

这些信是由在瑞士的一个朋友秘密地转到伦敦,送到我手中的。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生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跟我打招呼。原来。

我母亲在3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

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250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3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

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和想法回家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在最后的一个自然段旁写上批注。

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写几句读了本文后的想法。

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读写竞赛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 课内阅读(20分)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 看拼音写词语。4%

bó bó shēng jī kū wěi néng liàng yōu yǎ

2. 形近字组词。4%

戴锻萎顾( )

栽段委额( )

3.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为什么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4%

4. 理解句子,完成填写。8%

1) 对于一棵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

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

人要在“不确定”中。

2)假如我是那棵百年参天大树,我想对种树人说。

假如我是那棵被风刮倒的树木,我想对种树人说。

2019六年级数学竞赛试

2011六年级奥数竞赛试题 2011。04。15 1 在3点至4点之间,时 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相互重合,时 分相互垂直。时 分,时针和分针离 3 的距离相等,并且在 3 的两旁。2 小红家有一只钟,每小时慢2分。早上8点的时候,小红把钟对准了标准时间。那么,当钟走到12点整的时候,标准时间是 点 分...

小学教育 2024年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卷

1 基础知识选择题 每题1分,共8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a.氛 f n 围憎恨 z ngb.给 g i 予勉强 qi ng c.嫉 j 妒倔 ju 强d.埋 m i 怨逮 d i 捕。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

小学教育 2024年六年级语文素养竞赛试卷

一 成语部分 32分 一 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4 循规蹈 眼 手快 爱不 手 居高 下 二 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4 阴谋鬼计 走头无路 一诺千斤 谈笑风声 甘败下风 一如继往 金榜提名 天翻地复 三 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3 初出茅庐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