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

发布 2024-02-08 23:00:06 阅读 7629

总序:1

课题:1 读碑。

课时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写词语。

2、 理解作者读碑的感受的变化过程,分析文章的基础思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什么样的了解?

2、看彩图,谈谈你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初感受。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主要内容。

3、交流汇报。

1)读准生字的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语。

瞻仰:恭敬地看。

上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逶逶迤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3)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理清思路。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在读碑过程中,“我”内心的感受有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

2、自主**,在文中圈点、批注。

3、交流汇报。

4、指名小结“我”读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

5、三人小组讨论、总结理清思路的方法。

四、质疑问难。

五、课堂小结。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总序:2课题:1 读碑。

课时目标:1、品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品味语言情味。

2、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思考:

1)“我”第一次读碑的情景是怎样的?你有什么体会?

2)去南泥湾时“我”又是怎样读碑的?你又有什么体会?

3)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吗?“我”又是怎样解读的?

4)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说说你的感悟。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班内汇报。

3、班内汇报,教师点拨。

4、激情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题。

五、板书设计。

总序:3课题:2 刘邓大军渡黄河。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内容。

3、自学交流汇报。

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刘邓大军的渡船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刘邓渡河前的精心部署。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午夜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三、质疑、讨论。

1、学生自读、思考:同学们在理清文章思路时,发现文章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自己的发现,畅谈感悟。

文章运用了插叙手法,更体现了刘邓大军部署的精心,让我们感悟到刘邓的才能。

3、读课文,感悟。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拼读、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序:4课题:2 刘邓大军渡黄河。

课时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感悟刘邓的军事才能的领袖风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学生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思考:***、***的精心部署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合作**。

3)班内交流汇报。

2、激情朗读,感悟刘邓部署的精心。

3、想想历史,看看今朝,我们想说些什么呢?

1)学生边读边思考。

2)小组交流。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总序:5课题:3 风雪重围。

课时目标:1、读通顺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知英雄杨靖宇的精神品质。

3、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听写字词,纠正读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义。

3、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自读课文,思考:

1)杨靖宇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知的?

2)口述故事,理清思路。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2、交流讨论。

3、班内交流汇报。

1)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悟英雄的精神品质。

2)记人叙事的写法。

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感情朗读。

5、学习英雄的事迹后,你们想说些什么时候呢?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完成课后作业题。

总序:6课题:4 礁盘。

课时目标:1、学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

3、班内交流讨论。

1)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2)理解词语。

3)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将士们在礁盘上借助大棚种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第11~25自然段):将士们共享劳动成果。

第三部分(第26自然段)将军向“地图”行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归纳疑难问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抄写本课生字,朗读课文。

总序:7课题:4 礁盘。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将士们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读课文第1~10自然段,思考:小岛是一个怎样的岛?樵盘南边有秘密?菜地的土、菜种从哪儿来?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2、读第11~25自然段,小组交流讨论:将军为什么时候变了“脸色”?将军看到了什么?

队长说了什么?将军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战士们有什么行动?从这些情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3、读第26自然段,思考:将军有什么举动?这一举动的含义是什么?

4、选取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感情朗读。

三、情感升华。

1、感情朗读,体会将士们的爱岛之情,也表达对将士们的崇敬之情。

2、给驻守边关、海防前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作业题。

总序:8课题: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要求。

2、交流、明确“口语交际”要求。

1)评一评,两种说法谁有道理?

2)联系生活中、社会上的相关事例,谈谈对遵纪守法的认识。

二、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推举代表。

2、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两种说法,我们偏向第二种。第一种是情感上有道理,第二种是法律上有道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引导学生对照自身行为,谈看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口语交际,我们对遵纪守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法大于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总序:9课题:习作 1

课时目标:1、指导、明确写作调查报告的要求。

2、确定主题,展开调查,获取写作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做调查,获取写作资料。

1、确定调查专题。

1)“小学生最喜欢的……”如:电视节目、游戏、课外读物。

2)“小学生最不喜欢的……”如:电视节目、游戏、课外读物。

2、确定调查对象。

1)本校同学。

2)本班同学。

3、设计问卷,调查。

4、**问卷,整理相关内容,得出结论。

最喜欢或最不喜欢……有多少人,比例是多少。

5、从结论中谈自己的发现、感受。

三、指导写作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的格式。

2、出示范文,引导习作。

总序:10课题:习作 1

课时目标:1、写调查报告。

2、交流、修改、完善。

教学过程:一、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初稿。

二、交流习作初稿。

1、学生组织互读。

2、学生评议,推荐组内优秀者。

3、全班交流。

1)由各组推荐的同学朗读习作。

2)学生交流评议。注意格式、内容。

3)教师点评。

三、修改作文。

1、学生各自修改习作。

2、组内再次修改。

四、抄写习作。

1、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2、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总序:11课题:语文活动 1

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积累古诗,了解作者。

2、引导学生回顾、积累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迹,举办“英烈故事会”。

3、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总结积累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万花筒。

1、出示“我会填”卡片。

1)学生读卡片,填写。

2)学生讲述英雄故事。

2、“我会学”

1)读提示,明白活动意图。

2)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过程,写心得。

三、百宝箱。

1、出示诗句卡片。

2、学生读诗句。

3、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4、背诵诗句。

四、大舞台。

1、学生读“大舞台”提示,弄清活动要求。

2、分组准备。

3、活动开展。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默写《英雄》。

总序:12课题:5 那桥,那河,那船。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词语,积累词语。

2、感受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二、初读,读通顺。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检查初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读出景。

1、读文章,想象画面,体会景美。

2、透过语言文字你看到了哪些美景?

四、三读,读出情。

1、文章哪些地方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怎样读出这种情呢?

2、学生合作**。

3、交流汇报。

1)“桥啊桥,你是多么沉稳,任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你是多么坚韧,任流年似水,沧海桑田。桥,你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

2)带着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注意重读加点的词语,语调上扬。

4、齐读,感悟作者的感情。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总序:13课题:5 那桥,那河,那船。

课时目标:1、领悟文章的表现方法。

2、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认识生字,听写词语。

2、思考:文章的内容是什么?

二、研读与赏析。

1、作者走进古镇,那桥,那河,那船,感受到了古镇的奇丽景色,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合作**,讨论明确:

1)抒**彩很浓,描绘了一幅幅好吗诗如画的美景,描摹景物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对古镇周庄由衷的赞叹之情。

2)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清闲优美,杉、极有感染力。

3)从作者对古镇的描写以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讨论明确:要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我们的家乡、****的大自然,倾注我们的爱心。

三、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地感情朗读课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交流自己的感悟。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读碑》湘教版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读碑 教案。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读碑 教案 教学构想 作家刘成章的 读碑 让读者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今天幸福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用怎样的眼光去仰望这座历史的丰碑?用怎样的心情去解读这座不朽的丰碑?这篇课文为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胡杨》教案

胡杨 教案设计。课前组织学生微课预习。一 导入。1.板书课题,读题。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谈自己对胡杨的了解。二 欣赏胡杨,感悟品格。一 借助 了解胡杨生存环境。胡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孤独守望的情景 教师解说 在亚欧大陆的 地带,有一片黄色的荒原 塔里木盆地。这是一个风沙主宰的世界。极度的干旱让塔克拉...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鹭鸶教案

课题9 鹭鸶分课时教学目标。总课时。执行时间电教课时。月日。1 认识 会写生字,理解词语2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认识 理解生字 词语教学准备多 课件。教学程序设计。一 诗画导入,激发兴趣。1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美丽的鸟。课件出示鹭鸶图 同学们,认识它吗?2 鹭鸶又叫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