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
体裁:散文。
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告诉我们应珍惜时间。
写作特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重点词语。
确乎:的确。
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三、重点句。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个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四、表达方法:
1. 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作者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问而不答,而答案隐含其中,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2. 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3. 描写日子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又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五、仿写。模仿的时候,日子的句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如,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六、积累。《明日歌》 清代钱鹤滩,珍惜时间的意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知识点分析
1.作者简介2.相关背景3.主要内容4.分段及段意5.句式。1作者简介。朱自清 1898 1948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后居江苏扬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散文家 文学研究家。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2相关背景。朱自清的散文诗 匆匆 写于...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知识点整理
第二课 匆匆 散文 写作特色 作者运用设问 比喻 排比 拟人等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背诵课文。知识点 匆匆 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 本文是他24岁时所写 他的散文名篇有 匆匆 背影 荷塘月色 等。本文紧扣 匆匆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知识点整理
第二课 匆匆 背诵课文。知识点 匆匆 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他的散文名篇有 匆匆 背影 荷塘月色 等。本文紧扣 匆匆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理解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