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发布 2023-11-20 14:55:00 阅读 9694

22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尝试写一段人物描写。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

2、指名读。结合正音。

3、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两位同学,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表演出来。(学生读书、表演)

2、现在我们请一对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动作过程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导演,在底下仔细**,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

3、演员演戏,导演说戏。“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导演”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

如果有指导和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导演”。教师要特别注意下面这些地方,“演员”是否表演出来,是否遗漏,“导演”指导评价是否到位: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打架似的对起阵来。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四、深读课文,感悟形象。

1、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的小嘎子。的小胖墩儿。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5、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

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齐读课文,结束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进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2、齐读。六、布置拓展性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兵张嘎》。这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2024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站:勇猛、好胜、谨慎。

蹦:机智、聪明、自信。

钩:机智、好胜、浮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一个大地主,他拥有十多万两银子,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时会是怎样的一捉情景?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相信通过我们自己的阅读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12、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后面话,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简介《红楼梦》

2、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3、谈话导入。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的生字,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准字音。

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师生随机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

3、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三、深入读文,**性格。

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

一)外貌描写──美丽。

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

2)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

3)指导学生朗读。

二)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1、“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1)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放诞无礼)

3)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个个敛声屏气”说明当时的气氛怎样。

4)这样的气氛下,王熙凤竟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其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难怪贾母称他为“凤辣子”。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1)“真”去掉有什么不同?(说明之前曾怀疑过,流露出对黛玉美貌的惊叹。)

2)从“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相见恨晚之意。)

3)你能明白“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4)最后“凤辣子”为什么又要转喜为悲?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3、“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1)过渡:“凤辣子”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

“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

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

2)“凤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贾母的地位想想。

4、“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1)如果你是林黛玉,听了这话,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物?

2)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动作描写──圆滑。

1)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

2)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

4)小组练习后再表演。

三、布置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范文 2篇 第七单元习作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我家的管家婆。我们家有三个成员,我,妈妈和爸爸。你们一听肯定就知道 管事婆 是谁了吧!对,就是我妈妈。我妈妈的眼睛很漂亮,水灵灵的,如嵌着晶莹的水珠一般,戴着副眼镜,像位博士。我妈妈这个 管事婆 的称号可来的名副其实,这是...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班别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 看拼音,规范正确地写词语。10分 x f zh zik li nq p if n s o d lian mi oti obi ozh z z n hu hu n 二 补充下列成语。4分 放 无礼转 为喜半信半 不可言。手 眼快兴致 十 十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 人物描写。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李芳。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表。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能力目标。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并在习作中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人物描写。人物描写。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 小毛头长的很小,只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