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酬谢”、“再三”等的词义并积累。
2.能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分清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复述故事。
3.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过《宝莲灯》《精卫填海》《八仙过海》这些故事吗?
2.这些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都有一个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具有超人的力量。我们把这些故事叫做民间故事。
3.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一个叫海力布的人变的,大家就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9.猎人海力布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已经预习过课文,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读音:狂风怒号(háo);淹没(mò)
2)字形、笔画:酬。
3)读词:猎物忽然急忙酬谢宝库僵硬焦急催促发誓避难迟延崩塌飞禽走兽千真万确原原本本。
指名读书,其它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大家思考问题。
这个民间故事主要写谁?主要写了他一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全文可以分成几段?(学生回答后,老师帮助整理。)
教师: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先简单介绍了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写救白蛇得宝石,接着写了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经过,最后写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学生: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2.交流归纳:
板书:起因:海力布救龙女得宝石。
经过: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
结果:乡亲得救纪念海力布。
3.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学习,研读课文。
一)学习“得宝石”部分,从海力布选择宝石,感受海力布热心助人的品质。
1.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跟海力布说了些什么呢?海力布听后是怎么想的?自读3-6节。
2.交流、随机理解、指导朗读。
1)指名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酬谢”。
小白蛇说要把家里的珍宝、还有能听懂鸟语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这种用礼物答谢别人的方式就叫——酬谢。)
2)指导朗读,读出感激之情。
3)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
师述:海力布并不在乎珍宝,当他听到小白蛇要送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时,他想那太好了。“好”在?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节内容说具体。
3.海力布还听小白蛇说了什么?
1)读两个句子,了解使用宝石的条件。
2)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宝石具有神奇的功能,民间故事中往往都有这样神奇的宝物,但是使用的时候是有条件限制的。
3)引读,理解“再三叮嘱”,感受条件的重要与苛刻及海力布可能面临的险情。
四、课后作业,能力提升。
1.抄写文中的好词好句。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温故旧知。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先简单介绍了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写救白蛇得宝石,接着写了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经过,最后写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二、分段读书,回答问题。
一)学习“变石头”部分,研读海力布面对灾难时的语言,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1.海力布得到了宝石,有了宝石以后,他分给大家的猎物就更多了,但是有一天他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2.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是如何跟乡亲们说的。
3.交流、理解、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说说海力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交流,板书:着急焦急镇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海力布产生不同的心情原因。
引读:消息令人震惊,大山要---大地要---不知道要--!听了消息后海力布也大吃一惊,难怪他要急忙对大家说。
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乡亲们不相信,从“急得掉下了眼泪、发誓、恳求”中感受他“焦急”的心情。
学习与老人的对话,揣摩海力布的想法,体会海力布的舍己为人。
师述:海力布焦急万分,可乡亲们就是不相信,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分角色朗读9—10小节。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当时,海力布是怎么原原本本的告诉乡亲们呢?请你根据板书上的提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个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
1)指导复述,一是说出宝石的来历;二是说出宝石的作用和使用条件;三是说出搬走的原因。
2)自由准备,指名复述。
2.海力布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给乡亲们呢?(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来回答。)
3.引读第11节,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怀念、尊敬。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赞美了海力布一切为别人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五、布置作业。
1.注音:酬谢()僵硬()催促()崩塌()
2.积累词语:
1)例:世世代代。
2)描写天气的词语,例:乌云密布狂风怒号。
3.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像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
六、板书设计。
分猎物帮大家。
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人们纪念他。
告消息救乡亲。
教学反思】猎人海力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景谷课文,是一则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人们因此世世代代纪念他。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强烈的感染和教育。
要学生简要复述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因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定位为熟悉课文,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学生复述好课文,可以借助列小标题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找出要点。除了熟悉课文内容外,还要理解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及把握人物的品质,因此,第二个目标定位品读课文,感悟人物的形象、品质。
第三目标定位简要复述故事,并初步学习将人物对话改成一般叙述的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根据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学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方法。以生动故事情节为载体,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通过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知识结构化的方法。因此,本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以练为主,读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刨根问底的兴趣,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体会人物品质,引导学识质疑:海力布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行吗?学生通过阅读、圈画关键语句并交流,就会明白海力布根本没有第二选择,只能舍弃自己,宁愿自己变成石头,也要把乡亲救出来。
10、牛郎织女(一)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词意思。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
4、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听过哪些民间故事?交流一下。(《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
2、我国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二、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生词,正音。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
3、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5、质疑。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讨论:从哪些语言文字中可以体会到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说说自己的感受。
3、圈划词句,体会老牛对牛郎的亲密感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六、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生词。
2、朗读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自然段。
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下面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后所得。
2、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感受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各自轻声朗读5—7自然段,交流各自读后所得。
a、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
b、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c、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其他仙女有什么想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3单元。9 猎人海力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 认识 誓 谎 等生字,会写 酬 焦 等生字,理解 酬谢 叮嘱 报答 后悔 等词语的意思。2 指导学生运用 从内容到思想 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 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 的高贵品质。2 复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目标 1 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 形 义展示汉字之美,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2 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3 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爱上汉字,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教学重难点 1 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歇后语 对联 故事等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教案
25.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 课后译文 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 生活的快乐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