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
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古文的内容,并能译成白话文。
2.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个游戏——对名言。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言的意思。多**出示:
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口,语言精练且深刻。)
3.揭示课题:25.古人谈读书。
2、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有不懂的生字词圈出来。
2.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3、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4、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多**出示:
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学习。
《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子**和再传**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今天,不论是研究孔子,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
2.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结合注释,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适当的引导。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5、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通读全文(配乐),从这三则语句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自由交流。
2.联系实际,说说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6、课后作业。
1.背诵古文。
2.课外搜集《论语》中一些其它的名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全班齐背诵《论语》中读书方法三则。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多**出示:
读书有三到》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朱熹(1130-2024年)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再读课文,了解古文意思。
1)教师范读(配乐),学生在心中默默跟读。
2)对照译文,想一想读书要做到哪“三到”?
交流板书:心到眼到口到。
3)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深入理解句意。
4)齐读古文。
3、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通读全文,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
1)师:既然古文的语言精炼且深刻,至今为世人学习,除了它们本身语言的精辟,语调的古朴之外,其表达方式也可谓堪称一绝。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作者朱熹是中国南宋著名哲学家,其逻辑推理能力非同一般。
请问该文是怎样得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细读课文,思考。
2)重点比较译句,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
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
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
3)小结:作者很好的运用了假设,准确而有力地推断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
2.配乐朗读古文并背诵。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
全班齐背诵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多**出示:
选段引自曾国藩的《曾国藩家训》,曾国藩(2024年-2024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同时,他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2.请同学们用学《读书有三到》的方法学曾国藩语录。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结合刻下注释,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3.对照译文,想一想作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哪三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
交流板书:有志有识有恒
4.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深入理解句意。
5.配乐朗读古文并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2.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读书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五、课后作业。
1.朗读三则古文,并根据注释说说古文的意思。
2.背诵三则古文。
3.积累5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了解意思。
古人谈读书》课后反思。
古人谈读书》中三篇文章是流传至今的文言文,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蕴涵深厚的道理。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充分利用配乐范读、学生诵读以及多**再现古汉语的古朴典雅。
由于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有所限制,以及古文对现代学生来讲除了枯草乏味还是枯草乏味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这三篇文章的时候决不能用常规教法,环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一开始,教师富有古朴韵味的配乐朗读让在座的学生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古文的枯草乏味的念头给抛到了脑后,师读完,学生还意犹未尽,从学生的神情中可看出他们此时急于想揭开古汉语神秘的面纱。
作者的头像及表现该文意思的插图带着学生一层一层地深入了解古文二则所蕴含的深厚道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寻秘探索感悟其古汉语的神韵。思维极其活跃。
让学生诵读时也积极提出配乐读,学生读得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有滋有味的。
二、抓古汉语的特点,学习其精髓,提升语文能力。
1.充分抓住文章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如:《读书有三到》一文,行文简洁,但布局严谨,使得文章气韵生动,蕴涵深厚的道理,所以弄懂文章的表达方式也就成了学习该文的重点和难点了。我带着学生从作者朱熹是一个被称为中国南宋著名哲学家,其逻辑推理能力当然非同一般入手比较。
译句,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
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
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
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文章作者很好的运用了假设和因果以及反问句式,准确而有力地推断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其实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不应该脱离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此时学生还处与似懂非懂,所以,让学生运用了假设和因果以及反问句式说一段话,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学生虽往成较困难,但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算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得以锻炼。
三、课后扩展,增强素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巩固提高学习古文的能力,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寓言故事、文言名句,以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还可以鼓励优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改编课本剧,创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26.忆读书。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3、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位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2、名言:(1)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场盛大的**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
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忆读书》。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题目中“忆”的内容是“读书”,从题目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读书经历以及一些启迪人的经验之谈。
3、作者介绍: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2024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2024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20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
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1.认识 诣 禽 2个生字,会写 梁 诣 等3个字。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 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 语言的艺术 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选自 世说新语 的 杨氏之子 有著名作家丰子恺的 手指 还有 儿童文学作家费奥多罗夫的 童年的发现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 古人谈读书 忆读书 和 我的 长生果 这三篇文章组成。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2.本单元重点 1 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