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主备人:陆红平。
教学内容: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组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
《老师,您好!》赞美了老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但愿人长久》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古诗两首》描写了秋夜的景色;《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一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
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其阅读兴趣,为他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点拨指导,注意渗透学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4、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1、老师,您好2课时。
2、但愿人长久2课时。
3、古诗两首2课时。
4、秋天2课时。
习作12课时。
练习13课时。
1 老师,您好!
主备人:陆红平。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
教具准备:1、录音机,录音带,生字卡。
2、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教学时间:2课时。
月日星期第周总第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板书课题。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听老师把这篇课文朗读一遍,要求:听清读音,将生字、词语划出来。(配乐范读)
2、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不准、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多**出示词语。
铺设架起崇高浸透蕴含辛劳涌起波涛真理智慧塑造
春晖朝霞编织丝线笑语盈盈甘露茁壮情不自禁祝愿。
1)**车朗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4、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赞扬了老师哪些?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交流。
学生自读,再交流,学生齐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书写。
2、哪些笔画同学样应该注意的?
3、齐读生字,进行五笔拆分。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月日星期第周总第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
教学过程:一、 默读课文。
思考:全文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老师的职业?(崇高)
二、指导细读课文。
、思考:崇高是什么意思。(是指最高尚的,最受崇敬的)
2、从哪儿看出教师的事业是至高无上的呢?
3、指导理解诗句的意思 。
4、比较句子(多**出示)
比较句子: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指名读;b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c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d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e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5、说说“昨天”指什么,“今天”指什么,“理想”指什么?
6、指导学习第二部分。
1、 分句训练。
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出示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指名读,指导理解比喻句
指导感情朗读。
4、 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四、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五、 作业:
1、 抄写优美词句
2、 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板书设计。1、老师,您好!
传递知识。崇高。
推动时代。塑造人才。
美好。培育心灵。
感激、赞美)
2 但愿人长久。
主备人:陆红平。
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3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具准备:1、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2、相关资料**。
3、要求学生查找苏轼的资料,了解我国中秋节的习俗。
4、搜集思念家乡的诗歌。
教学时间:2课时。
月日星期第周总第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3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初读课文 , 理清层次。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②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
2、小结: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
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
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
5、尝试听写。
6、组织反馈。
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8、齐读生字词。
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
4、组织交流。
四、小结。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听写生字词。
熟读课文。思考: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搜集抄录《水调歌头》全文。
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
月日星期第周总第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 回顾复习。
1、听写词语,并且反馈。
2、提问:(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3、检查读书情况:出示《水调歌头》,指名读。
二、 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团圆,苏轼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小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学设计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练习一。第一课时。备课时间。教学目标 1 认识几个动物标牌,懂得我们 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2 学习修改日记片段。教学重点 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注意力 主动识字 语言表达等多种自主学习的能。力。2 懂得生活处处皆语文。细心观察,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教学准备...
小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学设计
练习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几个动物标牌,懂得我们 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2 学习修改日记片段。教学重点 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注意力 主动识字 语言表达等多种自主学习的能力。2 懂得生活处处皆语文。细心观察,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教学准备 创设情景 出示插图ppt。教...
小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学设计
练习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几个动物标牌,懂得我们 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2 学习修改日记片段。教学重点 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注意力 主动识字 语言表达等多种自主学习的能力。2 懂得生活处处皆语文。细心观察,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教学准备 创设情景 出示插图。教学过程...